吕建中:宝万之争所引发的“石头”现象的反思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28 10:21:49

在经历了一段纠结的传言、博弈之后,6月26日,万科终于发布公告,大股东宝能系正式要求召开股东大会,罢免王石等10名董事与2名监事。公告中特别指出王石在2011–2014年期间长期脱岗游学,并对2014年开始实施的事业合伙人制度从未向投资人披露,而且一直以来未关注股东整体利益。

水落石出

石头浮出水面。随即,有很多人开始纷纷议论。有的口诛笔伐,电光石火;有的无限同情,玉石不分;有的用“与己无关”来表现自己的超脱和高明;报端亦出现了对于身陷困境的王石该不该同情的议论。这是牵动着不少人神经末梢的“石头”现象。

沉静地想,王石他依旧是伟大的英雄,他的探索和功勋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可以理解关于对身陷困境的王石该不该同情的议论。但是这样的思维太情绪化了。

我们的思考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该不该同情的层面上,而是应当思考该不该由此而引发反思,以及如何反思。指责无益,反思有值。反思,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问题出在哪里,进而思考一个企业家,应当如何负责任以及战略性地引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发展。这种反思的意义远大于几撮口水、几把眼泪。这种反思,关乎社会的进步和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点石成金

石头现象的背后,一定是多重因素在起着作用。资本的力量?利益的角逐?战略的偏颇?理念的对峙?都有。然而,此外也有一个不易为人们注意到的问题,就是在已经变化了的企业宏观运行背景下,企业家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与责任,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引领企业前进。我把反思,集中放在这个维度上。

中国近15年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对企业战略和企业运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在促使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个影响,遵循着这样一个基本逻辑:这就是必须把企业的战略设定和运营管理放在经济、社会、环境这三重底线构成的空间里考量,必须自始至终、循环往复地与利益相关方保持通畅的沟通;必须依据从企业的“核心价值”,到企业的“主要运营领域”,结合企业的“关键技能”,在每一个战略、治理、运行、沟通与披露等环节上把利益相关方纳入到这个价值创造的链条上来,必须聚焦那些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而这些重要问题的甄别与解决方案,都必须有相关联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吕建中:宝万之争所引发的“石头”现象的反思

对于一些习惯了在商务逻辑中游刃有余地运作资本、角逐市场的企业家们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相对新的逻辑,这个逻辑要求企业家们与利益相关方一起担当社会责任,创造共享价值。我一直以来非常敬佩王石,在中国房地产商务中,他是努力开拓,并逐步走向成功的领袖,他有着一些企业家的社会情怀和个人责任意识。但是客观地说,王石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与引领实施方面,的确不够系统。对于企业家而言,具备伟大的社会和人文情怀是不够的,还必须系统地、科学地掌握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脱岗游学,缺乏披露,这实际上犯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大忌,即缺失了与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股东、投资人)的沟通、聆听、纳入;这不仅仅是责任的缺失,更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设计带来不完整性的风险,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不确定性障碍。因此,这不是一件个人占用了企业资源,企业时间、出了点风头,以及个人风格的小事。

对于利益相关方而言,当他们的声音得不到聆听,当他们的利益得不到关注,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采取行动,维护利益。我们看到在欧美社会,这些年日益兴起和加剧的Shareholder Activism(股东运动)与我们所见到的“石头现象”有类比性,它正成为董事会与CEO们焦虑不安的问题。

因此,企业家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常态化的机制,确保战略性地管理好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并确保运营的透明度。

有一本书王石亲自作序的书叫《王石说》,封页上赫然印着这样一句王石自己说的话“我的成功,是别人不再需要我”。现在看来,王石真离成功很近了。

实际上,这句话的含义是,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应建立在体系、制度和全员共同理解的企业使命、战略、目标以及发展路径的基础上,靠的是经得起考验的制度而不是个人。但是,这个经得起考验的制度的建立,是需要人的,特别是需要企业家来亲力亲为地领导,呕心沥血地培育;而不是浮在空中的空话。亲力亲为,是一件非常细致、长期和深入的工作,游学和登山,无法帮助完成这些工作。因此,企业家们应当在商言商,踏踏实实地花时间,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入利益相关方群体,时时关注那些利益交汇点和潜在的风险,促进与利益相关方交流的有效性,促使沟通的结果形成落实的行动。这是一个企业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此前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环境破坏问题、百度被社会广泛质疑问题,都集中反映到这样一个焦点上,企业家这个群体对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什么是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什么是三重底线,以及商务在社会进步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作用的逻辑,仍然缺乏深入和系统地了解,他们有情怀,但缺乏系统。他们离已经进步了的社会对他们的期待,离战略性引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目标,离一个真正的引领社会进步的企业家的高度,还差着很大的距离。我想,这是反思带给我们的意义。

不管企业家们是否愿意这样做,企业和利益相关方以及社会期望他们这样做。而如此主动行动的企业家所带领的企业,往往成为市场竞争力强、社会认知度高、员工创造力旺盛的行业领军者,他们迈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滴石穿

反思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家这个群体与一个引领可持续发展企业家的更高的目标,存在着的差距。既然意识到差距,就能够修订偏颇,瞄准更高的目标赶上去。

我最近连续参加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领域的活动,包括美商会(上海)2016年企业社会责任年会、由WTO导刊等多方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以及昨天刚刚闭幕的中国百家企业参与2016年中国工业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这些让我欣喜地看到,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正逐步迈上了系统化、深植化、专业化、社会化、全球化的道路。

这是一个在欧美社会,历经近百年的企业、社会在不断对撞与合作的共同参与和实践中才渐渐走向成熟的路径,可想而知,这对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们而言,挑战是相当大的。

这是一个需要向水滴石穿那样努力的专注于持续的力量,需要企业家们具有信心、恒心、事业心和爱心。履责的集结号已经吹响,越来越多有责任感,有担当意识的企业家们,正在不断地系统化、科学化地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田野里尝试着耕耘,他们辛勤的汗水,一定能带来收获。企业家群体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做出贡献,托起历史赋予的使命,顶起民族的脊梁。

惜石。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功过判是非。流金砾石,涅磐重生。王石仍旧是英雄。

期待英雄的王石,卷石重来!

作者:吕建中博士;博然思维集团全球合伙人,担任CSR WE CAN创始人、及上海外商投资协会CSR经理人专家组组长、上海创业创新学院导师团导师等职务

(编辑:田阿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