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驱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浙江小镇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7-14 17:23:41

学习与研究第六期·中央党校第40期中青一班“创新驱动”调研组

浙江省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提出从2014年开始,用3年时间打造100个特色小镇。每个小镇面积 3平方公里,至少要达到3A级景区标准,总投资50亿元 ,将产业、文化、旅游融为一体,目前正在建设的特色小镇有37个。中央党校"创新驱动"调研组发现,浙江省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创新驱动方面,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其特色小镇建设以创新为驱动,以"信息化+""互联网+"为新引擎,形成了新业态、新经济、新动能,已经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活力和市场张力。

一、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这是地方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基础性、先决性工作。

"梦想小镇"所在的杭州未来科技城,通过注册、人才、科技、金融、政策、中介6个方面的全链条服务,打造营商环境,充分实现了一体化、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很好地体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倡的"店小二"精神--打造"服务型政府",贴心服务、随叫随到,政府对企业家实行全程跟进式服务。

"梦想小镇"和"基金小镇"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区,着力打造宜于创新创业的软环境,提出"三生融合、四宜兼具"。"三生",即先生态,借助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营造原生态式自然环境;再生活,实施"产城人融合发展"工程,让居住环境优雅便捷有品质;后生产,为企业家创造原生态环境+高品质生活+高档次办公条件。因而实现了"四宜",即宜居、宜业、宜文、宜游,打造国际化高端人才居家办公的乐园。"梦想小镇"和"基金小镇"等新型小镇建设普遍遵循"以人为核心"理念,打造区域创新的"磁极",吸引了众多归国留学人员拎包入驻创业。

全国各地的信息化、互联网企业纷纷落地浙江,非本地新增注册企业比例均高达90%以上,创新型企业家群体正在孕育,新世纪再次上演了"孔雀东南飞",而这是由政府成功主导下的市场化选择。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认为,杭州乃至浙江省创新之所以走在前面,政府重视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是一个主要原因。

二、创新"信息化+""互联网+"新业态,这是催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动能、新引擎。

浙江省在培育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富有本土特色产业群的七大现代产业中,重点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不仅着力打造乌镇这样的"世界互联网小镇",而且打造依托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集团的"梦想小镇"、依托国家地理信息资源的"地理信息小镇",对其他一些小镇也赋予了互联网和信息化的理念、业态、文化、生态,形成了相对健全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

1."互联网+"让乌镇传统旅游业焕发新生机。

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由于引入"互联网+""信息化+",不仅扩大了国内外知名度,而且吸引32家互联网、信息化企业落户。依托"一业一网"发展战略,乌镇2014年被确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极大提升了综合品质。2015年,乌镇游客达685万人次,一跃成为全国效益最好的单一旅游实体。

2."互联网+"让农业经济出现智慧农业新业态。

由山东入驻乌镇的果壳视界公司所创设的智慧农业,实现了从农业生态环境、生产过程、农产品冷链运输到终端销售的全程可视化管理与数据监测,消费者不到田间地头就能看到农作物、蔬菜、水果、牲畜的生长过程,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变盲从性消费为可视化选择性消费。目前该技术已覆盖小麦、蔬菜、食用菌、茶叶、果园、养殖等领域,并在浙江、山东、贵州等省进行推广应用。

3."互联网+"医疗创建了智慧医疗中国互联网医院新模式。

通过互联网链接,进行医患间的在线诊疗与医医间的远程会诊。其模式就是通过与大医院的初诊形成有效协作,优化就医流程,促进信息共享,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从2015年12月7日开业到2016年5月7日,医院单日在线接诊已经突破1.8万人次,达到三甲医院运营规模。截至2015年底,互联网医院管理公司--微医集团已经与全国27个省的1900多家重点医院签约,拥有1.1亿实名注册用户,2015年服务患者达2500万人次,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就医服务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就医服务入口。

4."信息化+"地理信息,助力打造智慧城市。

湖州市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引进各类地理信息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研发机构,成为联合智慧城市、金融业务、会展业等多领域产业的一个重要支点。小镇目前已成功引进90余家地理信息企业,有些属于全国顶级的行业领军企业,正在致力打造带动长三角、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并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地理信息国际论坛永久会址。

"信息化+""互联网+"作为浙江省破解经济困局、焕发经济活力的"香饽饽""金钥匙",正在广泛拓展对地方经济全方位、全领域的渗透与融合。传统制造业实施"信息化+""互联网+"以后,迎来了从"浙江制造"到"浙江质造""浙江智造"的华丽转身。正如杭州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所说:"有了信息技术,企业的各种信息飞起来了。"

三、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市场生态保障。

浙江省立足实际,形成了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为创新驱动主体,政府做减法、市场做乘法的体制机制,较好发挥了"有为的政府"与"有效的市场"两个作用。

一是进行宏观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浙江省委、省政府认为,在新常态下,政府应当更加注重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工作方式创新,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浙江每一个小镇都是由政府进行顶层设计,提出统一的建设周期、建设规模、建设原则,但同时又预留了充分的自主权,让各市区(县)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谋划。比如"梦想小镇"就是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主导,依托独特的区位、产业、高教、自然生态条件,抓住阿里巴巴总部独一无二的"财智溢出效应",策划出一个与之相配套的"有核心、无边界"的信息化小镇,建设与淘宝、天猫相衔接的生产、物流关联产业园区,打造众创空间新样板、特色小镇示范区、浙江发展新名片、世界级互联网创业高地。目前,一支以阿里系、海归系、浙大系、浙商系为主体,全国其他网信企业为副翼的创新创业大军已经集结,所有孵化器空间已经租售完毕。

二是提供金融支持,进行创新性配套。金融支持是企业和企业家创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浙江省总体上是采取先期让利让税的"放水养鱼"思路,有的还提供订制式、接力式创业支持,做到了"无微不至"。"梦想小镇""基金小镇"抓住金融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出台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包括为海归人才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支持,提供办公场地租金补贴以及购买设备补助等;给予金融企业较高发展奖励;给予科技中小微企业税收留存奖励;投入百亿元用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撬动了5000亿元社会投资,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新经济积蓄了强有力的资本能量。

三是加大人才支持,创新制度性保障。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角色是不遗余力地为人才提供政治安排、生活待遇、人文关怀。比如,杭州未来科技城以及"梦想小镇"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张"环境高于政策、制度大于技术",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保护自然资源,大力推行"产城人"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可以说,浙江省能够成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方,正是因为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市场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制度机制保障。有了制度性的创新,才迎来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产业流竞相畅流。

四、弘扬和创新企业家精神,这是厚植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内生动力的核心。

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体是企业,主人是企业家。调研组约请浙江若干名企业家对企业家精神进行概括。浙江青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柏臻认为,"有梦想、敢创造,能吃苦,韧性强,就是浙江的企业家精神"。温州宝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远概述为"敢创业创新,爱学习善学习,市场和政策敏感度高,以利并举、抱团互帮"。创建乌镇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的微医集团负责人陈靖元说,"走过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和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就是浙商精神"。嘉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万勇则将浙江企业家精神总结为"勤劳、拼搏、诚信、思变、团队、创新"。无论哪一种概括,都把创新、思变、担当作为浙江企业家最核心的精神。这既是对浙商勤劳、进取传统精神文化的继承,也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经济发展、经济活力必然依赖于企业和企业家,特别是在当下更需要能够迎接新挑战、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的企业家,更需要弘扬浙江企业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解决"不作为""不善为""不能为"的问题。

调研组建议,可持续地建设浙江特色小镇,应当加紧落实中央关于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一系列政策举措,重点是做好制度的前瞻性顶层设计,加大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加强和完善小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研究和实践创新。

(执笔:王丕君,调研组组长;成员:秦虹、夏平、班果、会英、小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