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迪公共外交助力中波经贸合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8-30 09:41:49

当“一带一路”的巨幅画卷徐徐展开,伴随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不断深入,处于“欧洲十字路口”的波兰日益成为中国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在国家领导人“高访”及政府间外交之外,智库交流等公共外交机制在助力中波经贸合作方面作用突显。

2016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博士及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代表团在北京会见来访的波兰青年政治家代表团。

与普通礼节性会见不同,这次公共外交活动直击主题、节奏紧密,围绕“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波经贸合作的重点、难点展开充分讨论。波方堪称“凌厉迅猛”的政商组合外交风格与蓝迪代表团简练务实的工作作风可谓“相得益彰”。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的会谈,但深究其中款曲,仍令人感到大浪湿衫。

波方团队耐人寻味

会见前夜,赵白鸽博士组织蓝迪代表团成员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详细安排。

此前,蓝迪智库在对中波两国产业结构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议题设置工作,将会谈要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和新能源业务、金融支持、标准认证、信息及安全技术、政策法规保障等领域。根据上述议题,蓝迪安排了相应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北京建工集团、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电科国际、德恒律师事务所等蓝迪国际智库平台成员代表参会。

当大家一起研究了波方代表团的成员背景后,发现三个特征:从党派分布上看,其成员既包括执政的公民纲领党和人民党,也包括在野的法律与公正党,以及新进入议会的现代波兰党和“库齐兹运动”;这些党派主张从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到基督教民主主义各色不等。从主要涉及领域看,则涵盖了能源、基础设施、环保、创新、教育、传媒、文化及人道主义等经济社会发展多个领域。从代表团成员从政经历看,既有长期从事政党、政府和外交事务的职业政治家,也有从事青年、社会、文教、卫生等各领域活动的社会活动家;而且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都有,所以虽然名为“青年政治家代表团”,但实际上可谓是“老中青结合,政商学互动”。

这样一个波方代表团,会带来怎样的一次会见呢?

直面经贸合作难点

赵白鸽博士的开场白虽只有寥寥数语,但简练高效,迅速聚焦主题。一是“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务实的态度共同开展;二是“16+1”机制促进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各方围绕“需求是什么”进行了多轮次深入探讨,并形成了工作机制。三是蓝迪智库的工作重点就是以平台和网络化机制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企业合作提供政策、法律、标准、信息、金融、品牌及能力建设等可操作要素。

在公共外交场合讨论中波经贸合作并非易事。波兰自2004年加入欧盟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增长,截至2014年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达2451.6亿美元,90%以上来自欧洲国家,而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存量仅3.29亿美元;2014年末波兰对华投资存量则仅为1.28亿美元。这意味着双方投资合作仅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中波之间还存在贸易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目前中国已成为波兰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14年波兰自中国进口额为143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10.5%;而波兰向中国出口额仅为29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1.32%。

波兰代表团中,前行政与数字化部部长、驻欧盟理事会代表拉法乌•恰斯科夫斯基则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波兰正从欧洲的‘第三梯队’上升为‘第二梯队’,我们很关注基础设施、能源和信息化等领域建设。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贸易不平衡,波兰在对中国出口商品方面比德国差很多。我们很想知道中方有什么期待,你们认为合作障碍是什么?”

双方共同献计献策

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代表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北京建工集团简要介绍了企业情况,包括在中国500强排名34位、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及强大的业务实力等。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提出应加强国际标准采信、共同研究互认标准以及发挥中国标准优势等建议。电科国际介绍了其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建议建立定期的信息汇总和发布机制。德恒律师事务所则提出政府应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工业园区、欧标认证、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

对此,拉法乌•恰斯科夫斯基认为:“波兰加入亚投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投资;如果要利用欧盟资金,中国公司则需要增加对技术创新和私营部门的投资;网络安全和智慧城市建设正是波兰所需要的,但前提是建立互信,尤其在法律、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波中合作协会主席、波兰代表团团长巴尔托什•米哈拉克则建议:“在进入波兰市场方面,中国的大公司比小公司缺乏优势,大公司总是很难决策。中国公司进入波兰没必要一切从头开始,应该寻找当地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利用各自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相互融合共同开展工作。”

“最大的障碍在于缺乏企业间的联系和沟通机制,中国公司缺少合作伙伴的业务信息,不知道如何联系合作伙伴,所以要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机制化的沟通交流方式,管理好目标、时间和资源。”赵白鸽博士的观点立刻得到波方认同。巴尔托什•米哈拉克直言不讳:“像这次与蓝迪的交流就很好,以后你们可以通过我们找到合作伙伴了,非常简单。”

会见结束后,巴尔托什•米哈拉克团长向赵白鸽博士组织的务实交流表示感谢,并邀请赵白鸽博士及蓝迪平台企业赴波兰考察调研,寻找商机。

值得深思的问题

自冷战结束以来,波兰的发展令人瞩目。在经济和内政方面,波兰已实现20余年经济增长,至2014年底,其经济总量达5478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4万美元。同时,波兰具有“低通胀、低失业”的经济特征以及较为优化的产业结构,政治稳定,法律规范,投资和营商环境全球领先。在外交方面,波兰近欧亲美,领衔中东欧,在欧盟影响力日趋上升,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通过此次交流不难发现,波兰的政商关系非常密切,各党派议员在对外交流中代表商业利益,高度关注经贸合作,重视通过国家影响力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和拓展其企业利益。可以推测,在我国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欧洲国家的合作中,会面临很多类似的情况。

因此,蓝迪国际智库的公共外交活动对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国际商业规则中,涉及商业发展的众多相关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学术机构等等)长期以来选择国际合作伙伴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智库”。而另一方面,“蓝迪网络”包括政党/政府/议会、智库、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媒体、国际多/双边组织等等,这就保证了“蓝迪信息”的多样性、及时性以及价值提升,对于企业而言能够“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蓝迪不仅仅提供决策的思想,还提供可操作的要素。因此,蓝迪不仅对企业的领导决策层有着重要作用,更对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听得见枪炮声”的操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作用。

值得重视的是,本次波兰代表团中70后、80后和90后的青年人才成为“亮点”,这说明其国内已形成青年领军人物快速成长并在实战中进行国际化培养锻炼的选拔任用机制。而蓝迪国际智库的“国际化网络化平台”机制也非常有利于中国的青年人才走上国际舞台,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能力,从而为中国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会见中,赵白鸽博士指出:“中波未来合作的一个关键就是双方青年领袖的培养和交流。”的确,“一带一路”倡议立足长远,影响深远,绝非一日之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尤其需要青年一代的参与和贡献。来自沿线各国的年轻人通过积极参与也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甚至改变命运。因此,蓝迪所倡导的“一带一路”青年合作,既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有穿越时空的历史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