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5日电(信莲)据外媒消息,中国民营部门境外投资增长正在改写银行人士的规则。如今银行家们发现,除了与国有企业合作外,他们必须争取新一类企业家的业务。
今年迄今,中国私营部门完成约600亿美元的境外并购以及项目融资等其他直接投资。
英国《金融时报》对美国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全球投资跟踪器》(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的数据分析显示,如今,私营部门交易规模与国有企业完成的交易规模不相上下。
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仅完成了510亿美元的境外投资,远低于国企的1570亿美元境外投资。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数百家购买海外资产或至少尝试购买海外资产的中型民营集团,很多企业正在进行首笔海外收购交易。
因此,银行家们不得不想出从一批新的中型买家手中赢得业务的新策略。一名香港的银行高管称,其方法为“地毯式轰炸”,这在实践中意味着增加在第一线工作的银行员工数量,向尽可能多的企业兜售交易。
银行人士称,他们还不得不更谨慎地考察新的中国客户是否拥有做成交易所需的资金和经验。
“客户群扩大,出现了很多传统银行覆盖范围以外的首次买家,”花旗(Citi)全球跨境并购部的联席主管彭高年(Colin Banfield)称,“这对于评估他们是否有能力完成复杂的跨境交易带来了一些挑战。”
“民营企业往往更灵活、更有弹性,”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太并购部联席主管James Tan表示,“在国企,很多决定不得不在共识驱动的基础上做出。”
“中国私营部门在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平均拥有相当高的股本回报率,因而拥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现金流,”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董事总经理葛艺豪(Arthur Kroeber)表示。
“因此我认为私营部门(在境外直接投资)流动中的占比逐渐越来越大的趋势将继续,基本上将是无限期的。”
(编辑:田阿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