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年9月29日电 /美通社/ -- 随着低压电器产品应用领域从传统电力向智能电网、新能源行业发展,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通过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正在走出中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向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都相对大的中高端市场进发。低压电器产品正在逐渐向中高压转换、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在新能源领域获得多种途径的应用,包括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风电行业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在新能源行业和安全用电日益受重视的大背景下,低压电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德国莱茵TUV在低压电器行业多年的实践经验,发布《2016年低压电器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白皮书》对行业的运营现状、进出口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和方向、产品测试标准等提出建议,帮助低压电器产业链企业了解低压电器产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中国低压电器市场运营状况
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从简单装配、模仿制造到自行开发设计,已拥有生产企业两千家左右,近一千个产品系列,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广东、浙江和上海等省市,年产值约两百亿人民币。
由于低压电器的需求增大,使得国外许多大型企业加大了在低压电器领域的投资力度,在发展高端产品的同时,也相继进入中国中低端市场,导致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国外品牌对国内企业产生的冲击力不可小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内企业的发展,而且目前高端产品仍然是以进口品牌为主。
国内市场对进口低压电器的依赖度已逐步降低
2015年低压电器主要元器件进出口总额约92.47亿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进口额约为38.86亿美元,同比下降12%,出口额约53.61亿美元,同比上升2%。目前国产中、低端低压电器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大部分国内高端产品市场仍由外企占领。但随着国内品牌开始逐步掌握新一代低压电器的核心技术,国产品牌开始在中高端市场中,逐步替代国外品牌。进口产品金额和数量逐年下降,国内市场对进口低压电器的依赖度已逐步降低,总体上,低压电器出口竞争力逐渐增强。
2015年低压电器主要元器件进出口情况 | |||||||
海关出口编码 |
产品名称 |
进口 |
出口 | ||||
数量 百万个 |
金额 百万美元 |
金额 年增长 |
数量 百万个 |
金额 百万美元 |
金额 年增长 | ||
85361000 |
熔断器 |
7720 |
449 |
-10% |
3985 |
247 |
-8% |
85362000 |
自动断路器 |
123 |
214 |
-7% |
392 |
872 |
-4% |
85363000 |
其他电路保护装置 |
1361 |
383 |
-3% |
664 |
629 |
10% |
85364110 |
继电器 |
1032 |
700 |
-3% |
1815 |
782 |
-5% |
85364900 |
继电器 |
162 |
289 |
-11% |
759 |
472 |
12% |
85365000 |
开关 |
11032 |
1851 |
-18% |
10001 |
2359 |
5% |
2015年低压电器主要元器件进出口情况
亚洲、欧洲和北美是我国三大出口市场
中国低压电器出口主要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这三大市场,出口80%左右的份额被这三大市场占据。这三大市场2015年出口占比分别为50.9%、14%和15.1%。亚洲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占比为:中国香港20%、日本7%、韩国3%;欧洲主要出口国为德国4%和英国3%;北美洲主要出口国为美国15%。
低压电器产品发展趋势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低压电器产业智能化提供了发展契机,低压电器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向光伏发电逆变器、新能源控制与保护系统、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直流开关电器设备等领域扩展,并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低压电器行业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方向。白皮书主要阐述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低压向中高压转变,产品的智能化应用以及低压电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从低压向中高压转变:5-10年内,低压电器产业将实现从低压向中高压转变、模拟产品向数字产品转变、产品销售向工程成套转变、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集中度大提升的趋势。
智能化是重中之重: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向智能化、模块化、可通信发展,低压配电与控制系统逐步向智能网络化发展。
低压电器在新能源中的应用: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产业延伸提供了发展机会,低压电器行业的产品领域可向光伏发电逆变器、新能源控制与保护系统、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直流开关电器设备等领域扩展,并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一领域是低压电器行业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电压电器在新能源领域的拓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市场: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风电行业及太阳能光伏行业。
德国莱茵TUV观点
1、在涉及产品出口的国际贸易中,中国低压电器企业尤其需要关注各国对于产品技术要求和市场准入制度。企业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各国标准差异和认证差异,并在产品设计期间就准确解读标准要求,传达给产品设计部门,避免产品完成后测试中碰到失败和整改。
2、产品销售出口的目标国家确定后,应该及时和第三方认证公司沟通,以便制定出最方便的测试方案和工厂审核服务,达到用一次测试,获得多国认证的目的。选择一家具有全球各国资质并深刻了解不同地区差异,同时能提供本地测试服务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尤为显得重要。
3、在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制造企业如何突破瓶颈、提高品质、树立品牌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命题。安全至上,质量是彰显产品优越性的不二指标。苛求产品品质,获得第三方机构的检测认证报告作为品牌的背书,将有效减少技术风险和市场壁垒,降低企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