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心]今年前10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6663亿元:引资魅力未减 开放潜力巨大

作者:冯其予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6-11-20 09:18:07

[经济信心]今年前10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6663亿元:引资魅力未减 开放潜力巨大

【经济日报·视点】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我国吸收外资依然实现正增长,这与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法律制度日臻健全、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等密不可分。潜力巨大、稳定增长的中国市场,正在不断吸引外企进入——

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中国引资“答卷”亮点依旧。11月17日,商务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63亿元,同比增长4.2%;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580家,同比增长7.4%;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额1459.6亿美元,同比增长53.3%。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开放力度加大,投资环境优化,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将保持向好态势。潜力巨大、稳定增长的国内市场,日臻健全的法律制度和不断完善的市场环境等,正在不断提高中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力。

外资向高端产业链转移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表示,前10月,外资加速向产业链高端环节转移,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继续成为吸引外资的主力。不少新设立的大型企业也多集中在新兴产业及高科技行业。

前10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12.5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91.8亿元,同比增长90.2%。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际使用外资领涨,同比分别增长232.1%、31.1%、44.6%和62.1%。

在高技术制造业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五个行业占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51.2%。医疗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居前,同比分别增长92.3%和87.5%。

“外资向高端产业链转移的趋势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一致,将为我国经济转型释放巨大动力。”唐文弘说。

此外,新设立及增资的大型企业数量增多。前10月,新设立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近600家,增资超1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约370家。同期,美欧对华投资增长迅猛,美国、欧盟28国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9.8%和41.5%。

经济稳定增强投资预期

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直接投资水平较低,中国稳定的宏观经济增强了外资的投资预期,对外资更高效地利用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邢厚媛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依然实现正增长,这将对支撑国际直接投资的复苏发挥正面作用,更证明了中国在全球吸收外资中的地位。“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外延、内涵,乃至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外资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之一。”邢厚媛说。

业内专家认为,在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依然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第二大国,这说明我国在吸收外资方面的实力和潜力不是一般国家所能够替代的。这与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对外开放、谋求完善的对外开放新体制密不可分。

对于如何持续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桑百川认为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如果中国宏观经济能保持探底回升态势,实现相对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就会强化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良好预期;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在高技术服务领域、高端制造业环节市场准入不断放宽,将为中国经济吸引外资提供广阔空间;三是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正做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外企看好在华投资前景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广19项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建议、批准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近年来,我国开放和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对外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不少跨国公司的驻华机构负责人表示,看好在华投资前景,将继续保持或加大对华投资力度。

“设立自贸试验区、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减轻了企业负担,对跨国公司来说是一大利好。”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表示,当前中国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未来,英特尔将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领域加大投入,与本土产业伙伴携手合作,全力支持中国创新经济发展。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海兹曼介绍说,2016年,大众在中国的总投资大约40亿欧元,未来几年大众会继续保持相似的投资规模。海兹曼表示,当前影响汽车工业长远走势的基本动因,不管是数字化、车联网、新能源车,还是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都发展得更快。(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