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心】经济信心调查系列报道之四丨就业篇

作者:姜业庆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6-12-03 15:01:27

新旧动能转换 孕育广泛就业空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姜业庆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中国经济时报社课题组近日组织的“中国经济景气度感受”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居民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持肯定态度,78.4%的居民对就业前景持积极看法。

支撑上述看法的基础在哪?未来就业形势会如何演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对外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等,他们表示,中央政府今年年初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稳定就业措施,使得就业形势整体保持稳定,未来,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之际,将会孕育更加广泛的就业空间。

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中国经济景气度感受”调查显示,基于自身和亲朋好友状况,受访对象认为明年就业情况会“明显改善”和“有所改善”的比重分别为4.0%、28.1%,认为“保持稳定”的有46.3%,合计有78.4%的居民对就业前景持积极观点。

在张丽宾看来,居民对就业信心来源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走势。张丽宾分析,经济增速相比去年虽出现回落,但就业指标却非常稳定,这与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密切相关,经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积极推进为就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就业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稳定的就业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向好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从调查数据看,居民就业前景乐观也与政府的各项工作分不开。”李长安告诉记者,其实,今年年初,政府就推出了稳定就业的诸多措施,比如协调推进就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做好化解产能过剩中职工的安置工作;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和职业转换的能力等。

居民对于就业前景乐观从各项统计数据也可以得到佐证。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失业率数据,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上稳定在5.2%左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总体稳定。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今年就业的主要预期目标则为: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以内。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仅2016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已达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再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失业率这一目标: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在预期目标范围内。

来自智联招聘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11月28日最新发布的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也显示,从就业形势来看,三季度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景气程度企稳回升,市场分化仍显突出。具体来看,2016年的CIER指数从一季度的1.71平稳回升至2.22,这主要源于招聘需求的增幅超过求职申请人数的增幅。基于CIER指数的预测显示,叠加季节性因素、劳动力市场长期供不应求的趋势,以及周期成分企稳的影响,预测2016年第四季度CIER指数有可能出现上升。

动能转换孕育前景

在就业形势整体稳定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张丽宾告诉记者,随着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各类新服务不断涌现,教育、文化等发展型消费需求持续提高,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转岗就业。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已超过40%,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比如,贵州的大数据、大旅游、大环境经济,浙江的互联网经济就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就业人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App、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共享经济迅速发展,汽车共享、住宿共享等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催生了大量新增就业机会。同时,58同城网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专车共享领域用工需求同比增长36.4%。教育、娱乐、医疗保健行业用工需求同比分别增长57.1%、40.2%、13.6%。就地方而言,四川省城镇新增就业中服务业占比达72.42%,同比提高8.72个百分点。

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势头良好,新企业不断涌现,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人数不断增加。根据发改委数据,上半年日均新增登记注册企业为1.4万个左右,再创历史新高。

李长安还告诉记者,随着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智能制造逐步兴起,传统大规模生产加快向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转变,适应服务经济特别是信息匹配下的共享经济发展迅猛,催生了大量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就业、兼职性和临时性就业。

在看到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积极因素增多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多重压力交织叠加下,就业领域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目前就业市场上局部矛盾依然存在,就更需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长安认为,目前新增就业压力与转岗安置困难并存、部分传统产业和资源型地区用工需求低迷、返乡创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与要素瓶颈制约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聚焦关键环节、脆弱环节、基础环节,全力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从新旧动能来看,要加大对新经济、新就业的政策支持。张丽宾分析,要加快调整政策取向,通过完善风险控制、信用体系、质量安全、税收、社保等方面政策法规,促进社会资源通过共享实现高效充分利用,推动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加快发展,创造更多新增就业机会。支持符合条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新经济创业就业人员,充分享受现行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培训等扶持政策,增强新经济带动创业就业能力。从供给侧的角度看,要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变革方向,加快培育新兴经济和就业增长点等。

张丽宾还特别提到创业。她认为,创业是就业之源,新企业井喷式的增长可以带动大规模就业,并逐渐发展成为带动就业的重要动力。张丽宾指出,近来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也在增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就业的稳定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