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治理视角下的社交媒体,政策与规制”研讨会于12月3-4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互联网业界、新闻传播学及法学、社会学的专家学者四十余人,齐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国家通信和信息技术规制政策、社交媒体的网络治理模式等展开了深入研讨,专题报告和圆桌论坛涉及互联网自律、隐私和数据保护、网络广告、网络谣言、网络欺凌、中介责任、网络中立性等议题。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联合举办,香港研究资助局为国际学者提供了部分资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致欢迎辞。
会议合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李晓东研究员在主题演讲中,从CNNIC近年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和治理实践出发,分析了互联网治理四个阶段中的核心理念和措施,深入研究了国际技术社群在互联网治理中的经验。他用大量的案例说明,在互联网治理进程中,重要的历史节点说明互联网治理是从技术学术网络、向整个技术社群、再向全球多方治理的方向发展的。目前互联网治理方包括了5个方面:政府、技术人群、学术界、民间社团、企业界。跨界引来了多方的争论。互联网治理中最重要的讨论目前集中于网络主权、治理模式问题,核心是我们能否平等地看待各个治理主体、能否用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治理模式。
CNNIC主任李晓东在演讲
此次研讨会组织者之一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钱忆亲博士报告了香港浸会大学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进行的中国大陆社交媒体管理的调研情况和她本人关于社交媒体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她的研究探讨了多重利益方、数码宪治、网络治理和中国政府的协调式共同管理模式,提出了综合式治理模式的思考。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钱忆亲博士在演讲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陈华从历史上费孝通先生研究的开弦弓村(《江村经济》研究的原型)到当代乌镇的发展历程,提出研究应该在社会学的大视野中使用技术理论、要在本土关怀中使用全球视角、要在历史观照中研究现实。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陈华在演讲
此外,来自中国大陆、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英国的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发表了研究论文和报告;来自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和新加坡广告标准管理局的管理部门人士介绍了他们的管理及经验;来自腾讯和新浪微博的人士探讨了谣言治理问题。
论坛现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戴佳博士,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钱忆亲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靖教授等主持并作了评议。北京、香港等多所高校的师生积极参加了论坛。
研讨会后,与会人员将参观互联网企业新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