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新规防骗初显效果 全国7天堵截涉嫌诈骗案件367起

作者:吴雨 来源:新华网
2016-12-14 15:13:15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题:账户新规防骗初显效果全国7天堵截涉嫌诈骗案件367起

新华社记者 吴雨

自12月1日银行账户新规实施以来,多地金融机构成功堵截数百起涉嫌诈骗案件。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介绍,从12月1日至7日的不完全统计看,全国堵截涉嫌电信诈骗案件367起,因涉嫌诈骗撤销ATM转账175笔,涉及金额189万元。但是,迹象表明,不法分子开始“盯”上农村和西部,还千方百计绕过新规翻新“骗术”。专家指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还需全社会擦亮眼睛,共筑防骗高墙。

多方面提高反诈水平 事前拦截将有效减少群众损失

12月1日起,银行账户新规正式实施,其中账户分类管理、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ATM向他人转账24小时后到账等措施,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新规实施第一天,一大早客户王先生就急匆匆地到工行浙江省诸暨支行寻求帮助。他对银行工作人员说,前一晚他接到“领导”电话,要求他代为汇款2万元给他人。上午8点半左右他把钱按要求从ATM汇出后觉得有些不对劲,和领导核实后发现是遭遇了电信诈骗。工商银行诸暨支行了解情况后,立即指导客户办理了转账撤销,为王先生挽回了损失。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对全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公安系统和金融稳定发起了重大挑战。”工行副行长李云泽表示,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落实公安部门、金融监管部门要求,从制度、系统、流程、产品等多方面提高反欺诈管理水平。13日,工行推出“服务提升季”,其中提高账户安全是重要方面之一。

“事前拦截可以有效减少群众损失,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离不开银行支持。”公安部刑侦局副巡视员陈士渠表示,银行的电信网络诈骗“黑名单”拦截、远程查询冻结系统等大大提高了诈骗案件侦办效率。

骗子“盯”上农村和西部地区 合规意识薄弱是重要原因

尽管转账撤销给了受骗人“后悔药”,但更应重视源头防控。骗子往往会利用非实名银行卡作案,因此银行账户实名开立显得尤为重要。

12月1日,张某到民生银行沈阳长江街支行柜面申请开立银行卡和开通网上银行。银行柜员询问开立网银用途时,张某闪烁其词。柜员通过系统查询,发现其当日已在其他支行开卡,并于当日销卡。银行由此怀疑张某出租出借账户,遂拒绝为其开卡。

据央行相关部门介绍,截至12月7日,各商业银行发现冒名和拒绝异常开户近7000人次。

陈士渠介绍,公安机关办案过程中发现,大量非实名的银行卡被骗子用于转账、提取赃款。“目前不法分子在国有商业银行难以批量开卡、代开卡,他们正逐渐转向农村地区的信用社和地方银行开卡,并从东部地区转向云南、贵州、新疆等西部地区。”

与此同时,不少不法分子还通过虚假商户转移诈骗赃款,给受害人造成难以挽回的资金损失。

日前,张某某持永兴荣记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到湖南省华融银行永兴县支行申请开户。银行方面发现,张某某此前曾同时代理4家刚注册的企业到永兴沪农商行办理基本账户,但开户未成功。在银行员工的询问下,张某某对经营范围、公司地址、营业执照内容均回答不出。银行当即拒绝其开户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表示:“电信网络诈骗屡有发生,除了信息管理不善、欺诈手段隐蔽之外,商户实名制不到位、企业合规意识薄弱也是重要原因。

仍存薄弱环节 骗术又“花样翻新”

尽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薄弱环节。于是,不法分子又使出“新花招”行骗。

12月1日,广东韶关南雄市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事主接到自称是警察的来电,要求其将13000元存入指定的账户。事主按照骗子要求通过银行网点ATM机以无卡存款的方式存入现金,资金到账后立即被诈骗分子转移,导致13000元资金损失无法追回。

银行人士表示,诈骗分子利用银行ATM无卡存现功能,且实时到账,开始将诈骗方式由ATM转账改为ATM无卡存现。

另外,银行人士介绍,有部分诈骗分子利用部分民众对“ATM转账可撤销”规则不熟悉,通过先骗取现金或交易货物,后撤销转账的手段达到诈骗目的。

此外,有银行客户反映,接到诈骗分子通过伪基站伪冒银行短信,以每家银行只能绑定一个I类户为由,要求用户把银行卡资金余额通过网银或手机银行转账到某私人账户。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已开立的存量银行账户不受影响,仍然可正常使用。对于存量个人银行账户清理,银行往往要求开立多个Ⅰ类账户的客户到网点确认账户信息,从未提出转账要求。

范一飞表示:“防范电信网络欺诈是一场持久战,要保护群众、依靠群众,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让支付安全知识深入人心,以增强公众参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欺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