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郑志彬:要为智慧城市“有机体”建设“神经系统”

作者:涂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2-28 10:55:48
分享

华为郑志彬:要为智慧城市“有机体”建设“神经系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智慧城市业务部总经理郑志彬博士

中国日报网12月28日电(记者 涂恬)“建设智慧城市,就是思考如何将传统的城市与高科技相融合。我们希望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体,它本身会不断地发展,而华为在其中的定位就是为这个有机体建设‘神经系统’。”在日前举办的环球智能世界大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智慧城市业务部总经理郑志彬博士在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智慧城市的建设,牵涉到日常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座智慧城市,堪称一个体量庞大、产业链交错、运行复杂的“巨系统”。当前,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正在不断掀起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高潮。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参与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蛋糕”,也是众多企业迫切需要思考的命题。

“确实,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探讨。现在,我们是把整个城市看得像人体一样,视为一个有机体。”面对这个命题,郑志彬向记者给出了华为的答案,“人体包括很多器官,运行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把城市视作有机体也是一样。在这个体系里面,我们希望做的就是为城市去打造一个强劲的神经系统。”

郑志彬介绍称,在华为的定义中,所谓城市的神经系统,主要包含了两大方面,一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是周围神经系统,城市的“中枢神经系统”指的就是它的运营中心,也就是城市的“大脑”,而城市的周围神经系统,指的就是由物联网构建的城市网络,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感知城市运行所有的末梢环节。

“城市的‘大脑’可以感知到整个城市所有的情况,比如水电气、交通等等的日常运行状态。同时,它也需要用来应对一些紧急的情况。就像人生病一样,城市里也会发生火灾、洪涝、管网泄漏等突发事件。面对突发,城市的运营中心就要像人的大脑一样来发挥它的价值。当然这个大脑的运转是以云和大数据为支撑的。”郑志彬告诉中国日报网记者,“另一方面,周围神经系统实际上就是我们的物联网,通过物联网可以感知到城市所有的末梢。我们希望打造城市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连接,通过网络让每一个城市中的人都能感知到智慧。”

除了思考自身在智慧城市系统中的定位,华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已经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自然也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在采访过程中,郑志彬透露,目前华为已经在全球好几十个国家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合作。

“举例来说,华为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就做了智慧医疗(的项目),通过远程医疗,使当地很多老百姓受益,这也刚刚在全球智慧城市博览大会上获得了‘南部创新大奖’。在英国,我们帮助当地政府做了电子政务的全覆盖。另外,在全球很多个国家,我们还做了平安城市的项目。”郑志彬介绍称。

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自然也会遭遇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环境的挑战。面对这一点,华为又是怎如何平衡其中差异性的呢?

“在发达国家,我们会更多地和本地的生态圈合作。在那里,做各种各样的应用、服务各种各样行业的厂商会有很多,我们主要提供基础设施去服务客户。非发达国家,在技术、人才包括资源上可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匮乏,华为会带更多全球化的经验和资源,去和他们一起整体规划,帮助他们建设。”郑志彬告诉记者。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作为一家中国企业的华为,在发达市场需要通过价格优势等等,来挤掉其他的竞争对手、获得业务呢?对此,郑志彬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华为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品牌了,客户在现在的数字化转型阶段,更看重的是厂商能否通过创新的方案、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更快速的转型,并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而不是仅看价格。而华为长期在研发上的高投入,使得我们在新ICT技术上保持竞争优势,再加上我们全球化的开放平台和与各个行业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都能保证给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解决方案,这才是客户选择华为的原因。”郑志彬说。

(编辑:陈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