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2月28日电(田阿萌)2016年,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格局发生着重大变革,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中国的投资市场也出现了众多行业“风口”和最新的热门标签。中国日报网小编梳理了今年以来投资圈最热的几大关键词。在2016年即将结束之际,回顾一整年,你能想到的投资热词都有哪些呢?
1.VR/AR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在今年火了,其实酷炫的VR/AR技术在走进我们日常生活前,早已是科幻未来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的常客。
2016年,VR/AR技术取得井喷式发展。尽管精神力量控制虚拟个体的技术尚未现世,VR/AR设备已经不再遥不可及。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VR设备不下数十种,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获得沉浸式体验。VR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教育业,医疗和影视行业,可实现跨平台的交互式设计。
有预测指出,VR/AR技术是继智能手机之后,另一个有可能颠覆整个电子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
2.IP热
如果说2015年是IP时代的元年,那么2016年就是IP的井喷之年。游戏IP、影视IP、名人IP等新形式如雨后春笋冒出来,IP背后的资本介入也成为2016年投资圈的最热门看点。各大厂商争相斥资几千万争夺热门IP授权,《琅琊榜》、《芈月传》、《寻龙诀》等大量的IP改编影视剧和相关游戏层出不穷。
仅从电影票房而言,自带“星爷”IP的电影《美人鱼》,上映后夺得33.9亿票房,创历史之最。迪士尼IP的《疯狂动物城》以及游戏IP《魔兽》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名...
虽然IP投资仍是投资人的首选,但也有雷声大雨点小、收视口碑双双扑街的IP剧,给行业敲了一记警钟。IP投资热是机会还是泡沫,仍是未来发展的挑战。
3.人工智能
在人机围棋大战中,Alphago击败李世石一战而红后,人工智能得到了全球关注。从AlphaGo走红到现在,人工智能的热度持续了整整一年。
AlphaGo的胜利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让2016年成为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年份。在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与机器人的应用也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包括清洁、物流、医疗、康复、客服、服务业、家庭生活等等。
人工智能这股新浪潮开始席卷全球之际,巨头们当然没有放过这股投资热潮,纷纷加入“智能大军”,未来人类与机器人共享的社会能实现么?
4.网红经济
2016年可谓是“网红元年”,动辄上亿的估值或收购,网红们的吸金能力让人惊叹。网络红人“Papi酱”拿下1200万元首轮投资,成为估值1.2亿元的“超级网红”——这被认为是2016年“网红元年”的开始。
无论是上直播,广告招标,还是成功融资,社会对网红经济的眼热,刚刚开始。在各行各业网红“变现”的元年里, 网红们“消费”着互联网人群的网络生活,走过“网红元年”,网红经济还能红多久呢?
5.金融科技/Fintech
Fintech这个词突然就火了。在严格的定义中,Fintech 指的是用技术改进金融体系效率的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这个词更聚焦于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并强调它们对于提升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服务的重要作用。
Fintech最早在美国地区使用较多,直到2015年,国内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几家互联网公司开始重新定义自己为“金融科技”公司,这个词才渐渐被逐渐提出来。
今年以来,“Fintech”几乎成了所有高端论坛的标配,成为最新的热门标签。企业高管、监管领导、学者专家,人人都开始提金融科技。这种星火燎原之势让人想起了当初的P2P、众筹、互联网金融……
6.熔断
2015年12月4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并宣布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熔断规定,当股票交易市场(上交所和深交所)和期货交易市场(中金所)的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暂停整个市场交易一段时间,防止市场过度反应。
1月4日,熔断机制正式实施的首个交易日,A股遭遇重挫,沪深300指数午后开盘接连跌破5%和7%,两次触发熔断机制,A股史上首次提前收市。7日,A股在开盘不到半小时时间内,接连触发5%和7%两道熔断线,提前收盘,是2016年开年以来一周内第二次触发熔断机制提前收盘。
熔断机制实施以来,市场发生了4次熔断,导致两次提前休市。整个市场千股跌停,哀鸿遍野。证监会7日晚间发布通知称,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A股指数熔断制度,熔断机制只维持了4天。
7.并购潮
在这个“黑天鹅”频出的一年里,2016年的国际并购市场依旧保持活跃,被视为2015年并购浪潮的延续。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涉及金额已达到空前的2340亿美元,几乎为去年同期的三倍之多。
微软对领英最意外的收购,美的将德企库卡收入囊中,仅用四个月就敲定“联姻”的苏宁与国际米兰,还有AT&T对时代华纳的重磅收购...... 2016年延续了2015年行业同类合并、强强联合的热潮,昔日的“对手”一夜之间成为今日的“队友”,既有面对激烈竞争、无奈之下的抱团取暖,也是做大做强、行业洗牌的需要。
一桩桩并购背后,是资本市场和投资人的一场场博弈。
(编辑:富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