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负风暴”中的曹德旺:真正的企业家不会跑路

作者:朱开云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7-01-09 09:02:08

在昨天短短半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曹德旺强调企业家本身要有国籍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曹德旺说:“我在很多场合讲话不隐瞒我的观点,因为我爱我的国家、爱我的国家。我妈跟我讲,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就是我妈以前的教诲。”

与网上流传的“曹德旺要跑路了”、“曹德旺已经不敢说话了”的传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昨日上午,出现在人民日报主办的“大国复兴与海归中国梦论坛”上的曹德旺自信满满,满面笑容,他是昨天论坛上唯一一个不带演讲稿、即兴发挥的嘉宾。曹德旺,这名来自中国福建福清市的企业家,因在美国投资办厂和一番关于“中国企业税负高”的言论引起世人的关注,无意间成为了财经企业界的一名网红。

现场

坦言税负问题“不能完全归责于政府”

昨天的论坛上,处于这场关于“中国宏观税负”大讨论风暴中的曹德旺在演讲中并未提及中国税收的问题。而在接下来的媒体采访中,曹德旺也尽可能地回避这个问题,其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多次提醒记者尽量不要问税负方面的话题。

但在昨天的脱稿演讲中,曹德旺提到,从他创业第一天到现在,有据可查的财务统计为交税127亿元,福耀玻璃坚持正规交税,因此各地政府对福耀集团也很关照,只要我们提出什么问题都肯帮助和支持。

此前,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并就中美两国在土地、能源、劳动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其中,曹德旺特别指出“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认为这是中国“现在制造业踟蹰不前”的原因之一。曹德旺的言论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关于“宏观税负”的大讨论。

在曹德旺和福耀玻璃卷入“税负风暴”之时,曹德旺正在欧洲考察市场。作为“税负风暴”之后的首次公开亮相,曹德旺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在演讲之后的媒体采访时间,一间约30平方米的采访室几乎被媒体人士挤爆。跟演讲时相比,曹德旺显得拘谨了许多,对涉及税负的话题显得小心了很多。“税负风暴”之前,曹德旺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罗列数据详细对比中美制造业的差异,但在昨天媒体伸出的话筒前,曹德旺更多提及的是“企业家本身要有国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等。

北青报记者提到李克强总理也很关注这场关于“宏观税负”的讨论,并且在国务院的一个会议上有了回应,“最近有声音认为企业税负过高,其实仔细掰开来算细账,主要是企业的非税负担过重”。曹德旺称,国家领导人层面一直很重视他提出的问题。这些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这些问题。曹德旺表示,但这些问题也不能完全归责于政府,而是有它的历史背景。

对于网上流传的“曹德旺要跑路”的传言,曹德旺表示,他看了那次视频的评价,大部分的人还是聪明的、有良知的,听得懂曹德旺在讲什么。小部分的人是对国家不满,借题发挥。还有很少的一些人还没有弄清楚,曹德旺究竟是战略投资还是要跑,还在说要把他留下来,不要让他走。我什么时候跑了?能跑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关注

强调“企业家本身要有国籍”

在回应美国建厂时,无意中还提到他当年与美国的一个官司。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二年,美国商务部开始对福耀玻璃进行反倾销调查。刚开始的时候,曹德旺还不以为然,后来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一直认为美国是一个宪政国家,很讲法律的,不会乱判。我不知道反倾销就是乱判,先告反倾销,先判你输,然后你要缴高额的官司费,拖两年你就倒了,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政策。”

在2001年至2005年福耀对美国反倾销官司中,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打赢了这场举世闻名的官司。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2006年美国商务部部长访问中国时,点名约见曹德旺。

曹德旺当时曾总结经验:“反倾销官司是一个贸易条约国唯一允许的行政保护手段,但是企业必须站出来讲清楚。”

曹德旺提起这场官司并不是用来反驳其“跑路”的流言,而是用以说明福耀玻璃其实在很早就开始了全球化的布局,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曾遭遇挫折。

在昨天短短半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曹德旺强调企业家本身要有国籍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福耀汽车玻璃在全球九个国家都有企业,中国15个省、美国15州。我是1995年开始在美国投资,通用、奔驰,全世界的知名品牌汽车厂都来我这里建厂,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给我的,没有改革就没有我。因此,首先要有感恩与感激之心。”

曹德旺说:“我在很多场合讲话不隐瞒我的观点,因为我爱我的国家、爱我的国家。我妈跟我讲,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就是我妈以前的教诲。”

在曹德旺亲笔写的自传性著作《心若菩提》中,在描述福耀玻璃全球化发展时,他写道:“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从来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追求创立先进的民族工业,也奉行开放、包容,向一切先进者学习。”

慈善

明确回应“捐款超过80亿元”

除了玻璃大王之外,曹德旺另一个常常被人提起的身份是“慈善大王”。在昨天的演讲中,曹德旺表示,福耀玻璃是福建第一家承包乡镇企业,成功以后赚了很多钱,“我想这些钱不能拿回去的,要捐献给社会。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问,曹德旺到底捐了多少钱?我敢说超过80亿人民币现金。”

与众多慈善家不同的是,曹德旺对自己的捐赠很多都会细细追究,甚至亲力亲为。他曾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下“史上最严苛”的协议。

2003年的那场西南大旱,曹德旺决定向灾区捐赠2亿元。中国扶贫基金会因此迅速“盯”上了他,他们希望曹能将这笔善款捐赠给基金会,然后再通过基金会发到灾民手上,但曹表示自己要监督善款的发放。这个简略的表态后来被细化成了协议。

在捐款协议中,曹德旺的条件十分“苛刻”,要求扶贫基金会在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10万农户手中,并且为这笔通过抛股套现而来的巨款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制度,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善款的下发和项目的执行,他本人组织独立的监督委员会对项目的执行进行全过程监督。

在善款下发之后,将随机抽检10%户家庭,如发现超过1%的不合格率,则根据合同可要求中国扶贫基金会按照抽查获得的超过1%部分缺损比例的30倍予以赔偿,最高赔偿不超过一方项目管理费600万元。若在2010年11月30日后,还有捐赠款没有发放到户,这些善款将由曹德旺全部收回。中国扶贫基金会在2亿元善款中有3%作为管理费,而不是国家允许的捐款总额的10%。

曹德旺在慈善界赫赫有名不完全在于捐款数额的巨大,更多的是他对慈善的突破。

他突破法律空白创立了股权捐赠模式,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署的“史上最严苛”协议,无意中开创了公益问责的先河。

身世

“我很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玻璃大王的身世,也一直是坊间关心的话题。曹德旺并不避讳谈起他的过往。在昨天的采访中,他就用带着点自嘲的口吻提到,他9岁才上学,到14岁就被迫辍学。“我很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那个主人公。”曹德旺曾这样形容自己。

曹家几代经商,曹的曾祖父曾富极一时。而到了他爷爷一辈,逐渐没落。后来,曹德旺的父亲和舅公又重新将事业做起来,曹的父亲曹河仁曾是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因时局动荡,举家迁回老家福建。不料运输家产的船沉没,曹家瞬间一贫如洗。曹德旺在他的自传《心若菩提》中写过自己的家世。

在曹德旺的自传中,他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为了谋生,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76年,曹德旺开始在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人称“大陆货”的水表玻璃。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乡镇企业,赚到人生第一桶金。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是中国第一家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

发现

访谈中频现“历史”二字

在曹德旺昨天的演讲和媒体采访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他多次提到他们这一代人是要写入历史的,言语中频繁出现“对历史负责”、“历史性”、“历史上”这样的词汇。

一名熟识曹德旺的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曹德旺是个很有历史意识的人,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去把握问题。福耀玻璃能从一家乡镇企业做到全球第一,跟他的历史意识分不开。

在对于“跑路”的问题上,曹德旺称真正的企业家不会跑路的。随后谈到,这一代企业家是要写入历史的。从福建省第一家承包乡镇企业到福清最早的一批登陆国内A股的上市公司,再到中国第一家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企业发展史。

曹德旺只上了六年半的学,在演讲中他开玩笑说他是“农民企业家”。然而曹德旺始终没有停止读书。接近曹德旺的人士都说,他喜欢读书,涉猎广泛。在一次媒体的采访中,他说道:“我现在每天还要留出两到三个小时读书。”此外,在他亲自担任总编辑的内刊《福耀人》杂志上,他还时不时写上一篇董事长“寄语”,和员工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文/本报记者 朱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