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东北经济】辽宁老工业基地焕新生:阵痛转型中的奋发

作者:李正穹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7-01-12 11:47:56

中国青年网大连1月12日电(记者 李正穹)辽宁素有“共和国工业长子”之称,这并非徒有虚名。

在那个一贫如洗、白手起家的年代,辽宁为共和国工业发展史留下数不清的第一:第一辆蒸汽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第一台组合机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辆大功率内燃机车、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作为四个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辽宁拥有雄厚工业基础,更是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老大哥”。

如今,当中国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占我国GDP比重不断下降时,辽宁老工业基地也因受到自身体制机制束缚,曾经的辉煌面临衰落、亟待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辽宁的装备制造企业以共同的“长子情怀”,面对传统制造业危机,创新发展方式,在阵痛中焕发新生。这其中的代表之一便是沈阳机床。

如今在沈阳机床集团智能制造体验中心,一台台数控机床正自动运作。因为一个核心控制系统的使用,这些机床摇身一变,成为“智能机床”。这个系统,便是沈阳机床从2007年开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5”智能控制系统。

“i5”意味着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这个具有智能、互联特征的数控系统能带来什么?数据说话,一切显而易见:自2014年推进智能机床以来,在世界机床业销量下滑的背景下,i5智能机床2014年销售1千台,2015年3千多台,2016年1万6千多台。对于这些数字,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黎先东十分骄傲:“一个革命性产品一经推出,仅过三年就能年销过万,这是中国机床行业的奇迹,在世界机床史上也没见过。”

智能机床的诞生,源于危机。

2011年,当沈阳机床以年销售规模达到180亿元的成绩跃升至世界机床行业首位时,也遇到了与传统制造企业一样的问题: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高端产品难以突破;中低端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进入微利时代;传统商业模式难以为继。沈阳机床相关负责人员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早在2007年,沈阳机床便在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了核心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的研发,经过五年时间,于2012年成功研发出在网络环境下面向用户、基于产品全生命诌去的i5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上的突破,为商业模式的突破创造条件。随着2014年初,i5系列智能机床的全球首发,沈阳集团开始突破传统制造商思维,向现代工业服务商的角色转变。

这个转型过程,在黎先东看来,是“痛苦”的,但痛苦换来的前景却无限。经济下行对机床制造业影响明显的当下,以i5系列智能机床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和产品却供不应求,便是明证。

在谈到未来的探索时,黎先东告诉记者,核心技术向深度、广度研发将没有边界、没有停止线,未来依托i5系列打造的工业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也会是值得期待的“中国现象”。

“现在只有沈阳机床才能在全球领域提供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通过核心技术、核心产品,通过智能工厂的打造,联网、上工业云,发展线上线下机制。这将对未来中国工业形成很大的改造力。”黎先东说道。

像沈阳机床这样的老牌工业制造企业,在辽宁还有很多。是它们撑起了辽宁工业曾经的荣耀,也是它们在转型发展中继续这份光辉历史。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地区考察时明确提出的方向: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要实现振兴,让老工业基地重焕新生是必要手段,这其中的阵痛可想而知。这不仅意味着东北地区的新生,更是中国由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指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