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频道

境外媒体解读“中国制造2025”: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7-03-13 09:09:34
分享

延伸阅读

中国制造未来方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题:中国制造未来方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

中新社记者 张素

2016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面向2030年,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均被纳入其中。

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了相关进展。

人工智能:进入“2.0时代”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指出,人工智能正在进入“2.0时代”。简单来说,新一代人工智能以更接近人类智能的形态存在,并且以提高人类智力活动能力为主要目标,它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甚至扩展为人体的一部分。

潘云鹤说,目前有关专家正规划“人工智能2.0”的实施方案,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发布报告。他建议,布局实施“人工智能2.0”,首先要与重大需求和已积累的发展成果相结合,比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分享经济、快递物流、智能手机、智能城市等。

其次,研究内容要围绕大数据智能、互联网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新领域。

智能制造:正确认识机器人

中国已出台《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一阶段,我们应着重围绕传统制造业各细分领域提质增效这一主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徐晓兰说,尤其是要重点关注“智能制造”和“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协同互动。

徐晓兰举例说,作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之一,“智能制造和机器人”计划以智能、高效、协同、绿色、安全发展为总目标,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研发智能机器人、高端成套装备、三维(3D)打印等装备,夯实制造基础保障能力。

目前实施方案尚未完成,徐晓兰建议,编制工作应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作用。“应正确认识到机器人不只是智能制造生产线中的一个载体和一个环节,更是一个智能化的平台,能够提供柔性化、定制化生产及各类相关增值服务。”徐晓兰说,“这将带来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中国新旧动能转化的机遇

潘云鹤说,“人工智能2.0”可以影响智能制造,也将推进大数据、跨媒体等领域向更高层次“升级”,因此被视作是中国制造未来发力的方向。

徐晓兰也有相同看法。她认为未来5至10年,社会形态将发展到“工业社会的后时代”“信息社会的中时代”“人工智能的前时代”并存阶段,人工智能为智能制造赋能,中国应抓住新旧动能转化的历史机遇。

她举例说,“人工智能2.0”将为工业机器人从“劳动工具”向“劳动伙伴”的演进提供新路径,“在机器视觉、模式识别、深度学习、感知智能等方面取得突破,是我们走向‘先进’的关键”。

徐晓兰透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了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正计划建设“智能制造研究所”,开展“人工智能2.0引领下的智能制造”研究。(完)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