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定制遇上互联网 豪门盛宴还是昙花一现?

来源:新华网
2017-03-15 12:57:50

互联网定制异军突起是饕餮盛宴还是一枕黄粱,是豪门盛宴还是昙花一现?互联网定制的真实市场需求有多大?是过分扩大的伪需求还是真实需求?定制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风起云涌,群雄逐鹿,谁不想成为互联网定制的老大,谁都不甘心被收编整合,谁将成为中国定制的带头大哥?谁又有能力整合定制资源,谁又在等待被解救,期待互联网定制平台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定制江湖刀光剑影,真真假假,在定制业的风口,自带互联网基因的创业公司“嗅利而至”,传统服装品牌也纷纷“触网”转型,繁华落尽如梦无痕,正如巴菲特所说“只有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一、互联网+定制快速爆发因素

第一,中国服装产业因关店潮、库存高企、销售下滑、利润下降等因素,存在着市场需求变化大难于预测、服装更新换代周期快、库存大量积压等诸多问题,旧的天花板服装格局正在瓦解,新的中国服装产业格局正在重构。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中产阶级崛起的消费升级,促使中国服装产业打破原有旧的天花板重构,通过技术升级创造新需求,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原有的旧平衡。

第二,互联网定制订单的碎片化、零散性和分布不均,通过互联网范围经济叠加,使原本垂直细分的定制市场因为范围效应迭加,将小众市场成为热门的规模性市场。

第三,通过互联网将产业上游与消费者联系起来,依托互联网+思维使渠道优化,用互联网短路所有零售中的成本,将中间流通环节全部消除。省去传统营销模式中的大笔营销开支,以粉丝经济和口碑营销还利消费者,实现真正高性价比,解决了低端无品质、高端太昂贵、成衣不合身、定制周期长、消费者认知度低、市场不透明、服务体验差等消费痛点。

第四,中国人肥胖比例提高,对更为合身的定制服装需求增多。另外,在追求时尚个性快节奏的今天,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服装的个性化和合体性,希望服装不仅能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在尺寸、款式、材料、色彩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第五,中产阶级崛起,消费升级势不可挡。2020年中国中产及富裕阶层家庭数量有望翻一番达1亿,贡献1.5亿美元消费增量,定制服装作为高端消费将受到欢迎。另外,80/90后消费者逐渐崛起,2020年消费占比将达53%,其具有个性化、时尚化特征,对定制服装需求更为强烈。消费诉求由追求品牌向追求性价比转变,定制服装正在成为一个性价比消费爆点。

第六,传统成衣品牌运营模式以推(Push)为主,一般是先设计生产再通过层层代理销售的模式进行推广,竞争主要方式是价格和折扣。而定制则有需求驱动制造,由制造商直接满足需求的商业逻辑,定制品牌运营模式以拉(Pull)的方式为主,C2B、C2F、C2M个性化定制都属于这种模式,再生产之前先找到消费者,竞争方式主要是取悦顾客、让顾客体验、顾客参与定制价值链等。原先传统的商业模式依赖品牌商、经销商、渠道垄断的加价率,而现在是顾客直接面对工厂,渠道的层次变得扁平化。

二、互联网+定制平台整合难点

第一,定制各门店定位参差不齐,目标客群定位不一致,表现在产品定位不同,工艺质量差异较大,员工素质良莠不齐,平台整合需要对各定制门店进行技术改造、系统改造、店面改造、供应链改造和人力资源改造等。

第二,定制平台各门店运营模式千差万别,大多数经营者从裁缝(Tailor)出身,自认为技术过硬,工艺质量千差万别,而且各个定制流派散落街头,江湖山头林立,谁也不服谁,“同行相轻”也是传统定制手艺中普遍存在的通病。

第三,通过互联网+定制平台的构建,实现更优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但定制平台如何整合成一体化标准化有较大难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本进行统一改造,进行规范培训,特别是量体、版型和工艺标准等的标准化统一输出更为关键。

第四,供应链问题在于对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定制不仅对工厂生产环节是一个考验,对全流程的每个环节也是需要重新变革。定制平台需要能够彻底控制从设计、生产、渠道、营销、品牌等全产业链,才能为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提供可能。

互联网服装定制行业处于产业发展的契机,以不同定位不同商业模式的定制平台如雨后春笋一样突然冒出,定制平台整合的关键取决于项目盈利模式、平台定位、推进速度、整合资源范围、团队力量、供应链的协调以及资本的推动。在未来2-3年内,与所有产业互联网项目一样,互联网定制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期,上市、兼并、收购、清算、破产都可能出现。

(朱伟明博士,时尚品牌与商业模式研究专家,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时尚研究所执行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