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发令枪”打响?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7-03-20 16:29:02

近期发布的美国2月份就业数据,为美联储3月份加息提供了最坚实的理由。华尔街的分析师早已把3月份加息看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高盛专门发布报告认为,今年美联储将分别在3月、6月和9月份加息三次,并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启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

美联储加息可从三方面认识。

首先,美国通过缓慢加息节奏和政策引导配合,两年时间吸引了7500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国,推升美国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的表面繁荣。

其次,在巨量资金流入情况下,美国经济增速却从2015年的2.6%降至2016年的1.6%,复苏后劲乏力甚至于出现新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加。这一正一反两方面因素,迫使美联储需要尽快摆脱低利率,平衡市场的热情,同时应对风险。

此外,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所推行的万亿美元基建计划,以及要求审查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为未来放松对金融行业监管铺路的种种举措,都对美联储回归正常货币政策之路构成了挑战。

从2014年至今,美联储退出量宽后的加息之路,节奏之缓慢超出市场预期。个中复杂原因,有待专门探讨。但从耶伦的表态、美联储的举动和市场的反应看,加息提速将是年内大概率事件。考虑到美联储在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此次加息的靴子落地,极有可能成为全球各国货币政策转向的转折点。

3月9日,欧洲央行结束例行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但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会后也表示,虽然欧洲央行保留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欧洲央行预期将关键利率维持在目前或更低水平”的表述,但欧洲央行当天已简单讨论了是否将“更低水平”从前瞻性指引中去掉的问题。事实上,从2016年3月份降息后,欧洲央行再未讨论过降息问题。

市场将德拉吉的有关表述理解为“虽然欧元区现有宽松货币政策预计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宽松力度已显现减弱迹象”。但是,人们更要看到欧洲央行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复苏情况不稳使其不敢贸然作出退出量宽决定。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迫在眉睫,如果不能采取某种姿态来面对,以后的政策操作将更加被动。欧洲方面的态度是比较暧昧的,这与其面临的棘手局面有关。但无论如何,谨慎的态度已经说明,各方对美联储加息可能产生的传导影响是有所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