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频道

上海保交所“联盟链”通过技术验证 首攻“保险征信”

作者:黄蕾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7-03-28 16:30:14
分享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3月28日,上海保交所联合9家保险机构成功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从功能、性能、安全、运维四个维度验证了区块链在保险征信方面运用的可行性,借助区块链安全性、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优势,致力于解决保险业在征信方面长期存在的痛点、难点。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技术验证的成功,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业的实践运用迈出重要一步,奠定了保险数据共享、数据交换、数据安全的技术基础,探索出智能化、自动化、便捷化保险交易的新路子,有利于大幅度降低保险交易成本,大幅度提高保险交易效率。特别是由保交所这一行业基础设施平台牵头进行,借力金融科技加速我国保险市场现代化进程,将引领中国保险业抢占全球保险创新发展制高点,争夺国际保险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随着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成功验证,上海保交所的金融科技属性日益突显,驱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平台动力逐步增强。

区块链夯实行业信用基石

利用信息不对称骗保、篡改原始病例虚假理赔、投保人客户信息流失被盗卖、保险赔偿金被冒领等痛点,一直以来影响着金融保险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在科技金融环境下,如何利用“区块链”建立保险行业的信用体系,成为上海保交所担负的重任。

2016年6月成立的保险交易所,作为行业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平台,自创立以来就明确了“科技办所”的方针,致力于发挥平台功能,集中业内外资源,探索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率先应用。

即通过共识算法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交易的安全性,实现行业数据共享;基于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征,确保数据交易的真实性,解决消费误导、骗保骗赔等问题;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理赔,提高理赔效率等。

目前,上海保交所正加紧建设适合保险行业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在组织行业成功通过数据交易验证的同时,一方面,汇聚业内外机构,成立区块链数据共享联盟,探索在人身意外险、代理人、骗保人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在区块链底层技术及保险理赔等应用场景开展研发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6.8%,已晋升全球第二保险大国。近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出重拳根治保险业的两个顽疾,即理赔难和销售误导。众所周知,保险业内存在着消费误导、理赔效率低、行业信息无法共享等问题,保险业外也存在骗保骗赔、对保险不信任等问题,这是长期困扰,却又似乎难以破解。

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其安全性、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优势,可以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把“钥匙”。但行业共性问题,难以依靠单个公司牵头解决。

保险交易有望开辟新时代

3月28日,上海保交所成功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本次验证,共邀请9家保险机构参加,搭建10个节点组成了小型联盟链,其中各家保险机构分别作为交易及验证节点,保交所作为管理节点。

在验证过程中,保交所选取了3套主流区块链底层框架,并着重对性能和安全两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测试。其中1套区块链方案在保交所云平台的处理能力可达每秒300次交易(300TPS),基本满足了商用化系统对于性能的要求;在安全方面,通过数据存储加密、数据传输加密和许可型授权的区块链方案,确保了商业交易中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

上海保交所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该区块链系统将作为下一步研发的起点,用以支撑未来的保险商业化平台,系统采用云部署的方式,初步实现了节点监控的功能,整体上能够实现联盟链节点及智能合约权限的全程一体化和可视化配置。性能方面,该区块链系统目前基于PBFT共识算法,可满足低频商业交易的要求,下一步保交所将继续探索区块链技术支持中高频商业交易的可行性。

上海保交所区块链数据交易项目解决了机构间数据共享的信任问题,为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保险数据共享奠定了技术基础,为降低行业交易成本,提高行业运营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保交所未来各个平台架构中,区块链还会大有可为。”专家表示,上海保交所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保费、佣金、理赔分成等信息上链,实现自动化对账功能,解决再保险行业目前手动对账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助力于上海亚洲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建设。

金融科技属性成为保交所核心标志

“上海保交所有四大属性,分别是平台属性、基础设施属性、公开市场属性和科技属性。”上海保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将积极探索新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方面,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合作力度,加快技术验证,加速成果转化,并以用户识别、征信、理赔、再保等场景作为切入点,力争率先实现保险业区块链行业级应用的落地;人工智能方面,积极探索,自动分析百姓需求,帮助老百姓认识保险,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为实现保险普惠奠定技术基础。

据悉,上海保交所始终坚持技术驱动的创新模式,坚持综合服务平台、行业基础设施的市场定位,致力于创新运用金融科技最新成果,着力打造“创新型基础运营服务集中化平台”,为行业提供中后台基础运营支撑,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综合服务支持,促进保险交易更加透明、信息披露更加充分、服务更加便利、功能更加完备,推动保险风险跨空间、跨时间、跨渠道、跨层次交易,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在更高水平上管理风险。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