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4月14日电 据英国《经济学人》在4月1日刊发的特别报道中,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下面这篇文章中,视角放在这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扩展到基础设施建设在其与内陆的联系方面的作用。以下是文章编译,供参考。
珠海市是珠三角西海岸相对并不发达的地区一座大城市。漫步于珠海情侣路,弥漫在空气里的薄雾让习惯了有毒雾霾的游客赞叹不已。这条路沿岸的房价不断上涨,而高昂的价格却不仅仅意味着美丽的海景。
如果你从附近的码头乘坐渡轮到香港,那么,你很快就会看到一个壮观的景象: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HKZM)高耸的桥柱(如图)。这是延伸超过40公里的Y形桥梁和隧道的一部分。尽管面临诸多技术和政治方面的难题,港珠澳大桥即将竣工。竣工后,4小时的车程将缩短为仅仅45分钟。 对于缺乏全球旅游市场所需的基础设施的澳门来说,大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的地图上,珠三角看起来很小,可是,三角洲的水土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 从一边到另一边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规划师们现在想要让珠三角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公平地说,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更好(见地图)。该区域内的城市建设成效明显,互联互通,环境优于大陆其它城市,路网密集,有着优良的港口和机场。综合来看,深圳和相邻的香港的港口,比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上海,所处理的集装箱更多。香港也拥有世界最繁忙的货运机场(见图表)。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为了政绩兴建的基础设施导致了许多形象工程的出现,可在珠三角却非不如此。其他地区的官员应该借鉴珠三角这样合理、以市场为导向的规划设计。目前,珠三角并没有过度开发,因此,这样的投资可以继续进行。
大兴土木
广东省在2016年发布最新的五年计划,要求建立“一小时交通圈”,连接珠三角的主要城市。全省要兴建数千公里的高速公路,扩大城际列车网络,新增轨道1350公里。广东省的铁路密度从2008年的每100平方公里大约1公里增加到每100平方公里2.2公里,但是,政府仍然制订了更高的目标。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系统之一的广深地铁系统也要进一步扩大。
广东省会广州尤其热衷于投入更多的基建。为了更好地成为内陆货物和粮食的过境点,广州投入巨资扩建深水港口,还在机场周边建设了一个巨大的“航空集散地”,既是一个供应链枢纽也是经济特区,占地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将要建成的从香港到广州的高速铁路将会将旅行时间缩短到仅仅只有48分钟,是之前的一半。
由城市中国计划领导的智库小组每三年将会就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详细的报告。该报告将会衡量包括社会福利(就业,医疗),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废物污染),城建环境(公共交通,绿化)和资源利用(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内的23个指标。在UCI三月发表的最新一期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报告中,珠三角再次脱颖而出。在185个中国大陆城市中,深圳以明显优势排名第一,广州和珠海也名列前六。
3月,中国官方研究机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咨询公司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17》报告,再次显示了珠三角地区在在智能基建投资方面的引领作用。该报告与UCI使用了不同的衡量因素来考察全国的28个大城市。该报告指出,广州和深圳是“技术创新和均衡发展”最佳城市。
现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转向供应链的优化,因而三角之前的出口商可以将制造业转移到内陆。中文里面物流术语“logistics”翻译的字面意思就是“货物的流动”。不幸的是,虽然珠三角的出口非常高效,但中国内陆地区的货物流动并非如此。中国在物流方面的投资占GDP的14%以上,几乎是发达经济体的两倍。李克强总理也曾指出,货物的在中国国内的运输成本甚至要高于从中国到美国的运输成本。
到内陆去,不再出口
香港利丰集团(Li & Fung)是业内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利丰集团董事长冯国纶(William Fung)表示,过去二十年间,珠三角地区的工厂一直从事对西方出口,但是,现在他们在重新安排供应链、组建物流、调整产品设计来满足大陆客户的需求。本地的物流企业正在大力投资,提高其最后一公里的运输和派送能力,帮助制造厂商在国内销售。深圳的顺丰速运就是一个例子。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物流公司,顺丰在二月份成功上市。除了在深圳机场的指挥中心,顺丰还将在湖北鄂州建立亚洲最大的空运中心。
效果开始显现。出口在广东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8%下降至2015年的27%。冯国纶总结道:“未来三十年的趋势是中国国内的消费,而我们也会参与其中。”
(编辑:王旭泉)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