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加剧,英欧谈判遭遇现实难题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5-08 11:13:28

  核心阅读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5月7日说,欧盟正在“阻止英国在‘脱欧’谈判中达成好的协议”。此前,梅还指责欧洲政界人士和官员不尊重英国,试图影响6月8日进行的英国大选结果。同时,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斯也指出,欧盟正“试图‘霸凌’英国”。英国媒体称,显而易见,英欧之间的“口水仗”升级了。此外,针对欧盟向英国开出的1000亿欧元“分手费”,英国坚决拒绝。这一切,都反映出英欧关系面临着严峻考验。

  “双方已剑拔弩张,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

  戴维斯强调说:“很显然,目前的情况是,欧盟执委会正在试图‘霸凌’英国民众。英国政府不会允许本国民众遭到欺负。”

  英国《每日邮报》指出,戴维斯此言是对欧盟此前针对英国“脱欧”立场做出的反应,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表示,如果英国太感情用事,“脱欧”谈判将变得“不可能”。

  无独有偶,特雷莎·梅也强调说,欧盟27个国家正在“围攻英国”,她还特别指出,欧盟正“企图干预、操纵并影响”英国即将举行的大选、破坏英国与欧盟进行的“脱欧”谈判,损害英国的经济利益。英国《卫报》7日报道说,针对梅的指责,欧盟发言人不无揶揄地指出,欧盟“不会那么天真”“我们很忙,根本无暇顾及英国的大选问题”。有分析指出,虽然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谈判尚未开启,但双方已剑拔弩张,类似的“隔空对骂”及互相攻击,给未来的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

  “双方在‘分手费’问题上的博弈还会加剧”

  英国《泰晤士报》披露称,围绕英国“脱欧”问题,欧盟和英国之间分歧巨大,欧盟要求英国先付“分手费”,再谈其他事宜。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戴维斯和欧盟负责英国“脱欧”谈判代表巴尼耶就英国“脱欧”的“分手费”分歧严重。报道说,根据欧盟最新的估算,英国“脱欧”的分手费将由原先的600亿欧元,提升至现在的1000亿欧元。巴尼耶说,这并非要惩罚英国,但“账必须算清楚”。戴维斯则针锋相对,断然拒绝这笔费用,强调“英国不会支付1000亿欧元,英国只会尽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而不是满足欧盟的意愿”。

  特雷莎·梅回应说:“现在的情况显示出,‘脱欧’系列谈判将要耗费不少时间,而且会相当艰难。”她告诉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脱欧”谈判上,英国的立场是先谈妥详细的贸易合作,而后再付“分手费”。虽然这一表态已经比戴维斯的立场退了一步,但仍与欧盟的要求相去甚远。欧盟一致同意,英国必须首先保证欧盟公民权益、交纳“分手费”并同意一些其他条款,然后才有资格和欧盟谈贸易合作。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容克的话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和英国“恐怕根本无法达成一致”。英国卡迪夫大学政治教授罗杰告诉本报记者,眼下看来,英国“脱欧”系列谈判中最棘手的部分可能正是“分手费”,因为它关乎双方的直接利益,甚至关系到英国和欧盟各自的尊严。同时,欧盟借此警告有意步英国后尘提出“脱欧”的成员国,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此外,《金融时报》的文章分析说,欧盟已将英国被要求承担的支付责任“最大化”,甚至包括英国“脱欧”后的农业付款以及2019年和2020年的欧盟行政管理费。分析称,尽管最终的净账单可能会低于1000亿欧元的先期付款安排,但欧盟对英国支付义务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态度,这说明很多欧盟成员国的立场变得越来越强硬,双方在“分手费”问题上的博弈还会加剧。

  “党派争斗折射英国政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眼下,英国议会已经解散,特雷莎·梅作为“看守内阁”首相主持政府日常工作。同时,英国地方选举正如火如荼举行,保守党在多个地方赢得胜利,似乎预示着其下月大选的乐观结果。如果梅领导的保守党如愿胜出,她本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选首相”,则有助于她以强者的姿态,进行与欧盟的“脱欧”谈判。

  围绕沸沸扬扬的“脱欧”问题,英国各党派势力你争我斗,相互角力。工党领袖科尔宾7日指责特雷莎·梅借“脱欧”大做文章,玩弄党派政治斗争,而苏格兰民族党领导人斯特金则强调说,梅对欧盟的指责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言语”。从已经统计出来的近半数地方选举结果看,工党的一些席位被保守党夺去,苏格兰民族党也在不少地方失利,独立党更是惨遭失利。在此情形下,各党派均不愿看到保守党“一党独大”,在未来的议会中形成无人挑战的“垄断力量”,如此,对梅的指责自在情理之中。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由于不满英国“脱欧”,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日前宣布“复出”,再度驰骋英国政坛。布莱尔对英国《每日镜报》说:“英国‘脱欧’这件事,给了我直接参与政治的动力。”现年63岁的布莱尔是工党前首领,曾在1997年起当过10年首相。他说:“欧盟‘脱欧’协议渐渐明朗之后,选民应该要有机会改变心意。”布莱尔强调指出,在英国展开“脱欧”谈判前,他想推动政治运动来促成政策辩论,以期改变民意。

  有分析指出,布莱尔此举,一是为了对工党眼下的能力和表现发泄不满,二是对英国“脱欧”前景表示悲观,有意借助其名人效应和影响力使英国民众在“脱欧”事宜上“改弦易辙”。布莱尔宣布复出这一举动本身,折射出英国政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从一个侧面预示着英国与欧盟就“脱欧”问题的谈判不可能一帆风顺。

  (本报伦敦5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