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非遗保护喜忧参半

作者:陈建强 来源:光明日报
2017-05-31 18:41:56

  原标题:天津滨海新区:非遗保护喜忧参半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随处可以触摸到文化的历史质感:既能在响螺湾金融区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感受发展的足音,也能在静谧的海边小渔村聆听自明朝以来繁衍生息的忧乐故事;既能在富丽堂皇的剧院里静静欣赏一场高雅的交响音乐,也可在社区广场陶醉于传承百年的民间花会……正如当地一位作家所言:“文化之于新区,既是当下生活方式的表达,也是昔日文脉的延续。”

  保护好文化发展的稀缺资源

  滨海新区为世人所关注的,往往是它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在这片227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据初步统计,这里共留存着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1项、省市级10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沉积成滨海新区的文脉。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好咱的文化味儿!”区委宣传部的同志这样说。

  最让滨海新区人自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属“汉沽飞镲”和“大沽龙灯”。“汉沽飞镲”形成于清光绪初年,是汉沽地区集民间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的广场艺术,最早产生于沿海渔村,现已遍及汉沽城乡,在民间有10余支较为稳定的表演队伍。“大沽龙灯”源于明永乐二年,是在大沽地区的渔民中最具影响的民间文化活动:每逢春节、元宵节、出海祭祀和每年一度的潮音寺庙会,渔民们都要聚集在一起舞龙灯,遂有“海河下梢一条龙”的美誉。眼下,“汉沽飞镲”和“大沽龙灯”已经成为滨海新区民间文化的名片。

  滨海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特点鲜明。比如,汉沽地区在秦代称作小盐河,居民以从事制盐业为主。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他们的烹调方法也十分原始:用大灶架上柴火,加入海水或卤盐煮蚶子、梭子鱼、八带、墨鱼、虾等8种海鲜,久而久之,形成了“汉沽八大馇”。“馇”技的主要特色是在烹制过程中不去掉海产品的鳞、鳃、肠衣,由头到尾、由肠到骨全可食用,具有肉香骨酥、咸香适口的特点。如今,来汉沽旅游的人都要点一道“八大馇”品尝其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滨海新区文化发展的稀缺资源,必须千方百计保护好。”滨海新区文广局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区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非遗传承保护是新区政府各部门共同的责任,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收到实效”。

  非遗传承任重道远

  非遗保护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承,用崔宝宾的话说,就是“让孩子们喜欢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

  53岁的崔宝宾是“汉沽飞镲”第四代传承人。从2012年7月起,他就与一些中小学校合作,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授课。“眼下在世的老艺人已经不多了,如果年轻人跟不上来,这门技艺就要失传了。”如今,崔宝宾带“徒弟”格外卖力气,只要“徒弟”愿意学,他一刻不停歇。“我就是要让这些年轻人感受到这门技艺的魅力,一点点地喜欢上它。”目前跟随他学习“汉沽飞镲”的中小学生已有200多人。

  滨海新区的非遗保护也有其“骨感”的另一面:有的项目陷入保护难、传承难、发展难的窘境。形成于清朝末期的“逗龙”曾是津沽兴盛一时的民间传统表演节目:最初是在门板上用泥塑成龙的形状,由人抬着并敲打盆罐举行仪式,后来发展成一项民间文化活动。年逾古稀的传承人吴桂湖说,“逗龙”必须有两条龙,一条红色的火龙和一条绿色的水龙,龙身内放入用蜡油缠麻制成的蜡烛。“逗龙”时,16个人托举两条巨龙追逐、戏耍,结束后,剩下的蜡根称为“龙蛋”,象征着平安和吉祥,是观众争抢的对象。

  “‘逗龙’的特点是鼓点与舞龙相配合,但现在只有打鼓的,舞龙的人年纪大了,舞不动了。”吴桂湖伤感地说,眼下他的“逗龙”队不到10个人,而且全部是55岁以上的老人。近10年来,他与同伴每天晚上都在滨河广场上表演,向观众传授基本技法。“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多收学员,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免费教,不能让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技艺在我手里断了传承。”

  “大沽龙灯、形意拳、高跷等也都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滨海新区非遗传承仍然任重道远。”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会员、滨海新区民俗文化专家李瑞林说,“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真正懂文化、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投入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实践中。”

  汉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滨海新区成立最早的非遗保护中心。近年来,这个中心聘请专业人员走访社区和渔村的老艺人,制作录音、录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研究各非遗项目的流派分布和表演套路。中心负责人田宝荣告诉记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已建立了传承人奖励基金、基层队伍活动基金、文化研究成果奖励基金,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