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不松也不紧”;寻求防风险和创新平衡
财金高官详解金融监管思路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6月3日至4日举办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与会的监管层人士接连发声,阐述对金融监管和改革的看法:在宏观上,“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金融调控框架可以为这个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微观上,金融监管也要更为协调统一,在防风险和创新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审慎 调控货币政策“既不松也不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论坛发言时表示,2017年,中国央行明确提出了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金融调控新框架。前者主要针对总需求管理,旨在促进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后者针对金融体系本身,旨在维护金融稳定。
陈雨露重申了中国的货币政策取向。他表示,将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的基本稳定,努力做到货币既不松也不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在发言时进一步解释了“不松也不紧”。他说,所谓“不紧”,是指货币政策要支持经济正常、合理的增长,要保持流动性的基本稳定,要维护金融体系的基本稳定,防止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所谓“不松”,是指货币政策不能太松,否则僵尸企业和过剩产能将很难被去掉。
实际上,货币政策的相关思路在日前发布的2017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已有所体现。该报告称,“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合理安排相关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既为信贷合理增长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又防范信贷过快扩张和杠杆率进一步攀升,还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为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提供相对平稳的流动性环境。”
而针对宏观审慎政策,陈雨露也表示,宏观审慎管理强调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尝试运用各种审慎工具防范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所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着重金融风险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前端治理。他说,人民银行在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09年开始系统研究宏观审慎的框架,2011年引入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2015年将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七个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2016年将表外理财正式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同时,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的特点,在2015年将外汇的流动性和跨境资金流动也纳入了宏观审慎管理范畴,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收紧 消除监管套利防风险
近两年,金融风险尤其是跨市场的金融风险时有发生,这对整个金融监管体制形成挑战,也引发了金融监管层和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以资产管理行业为例,中投公司原总经理李克平表示,在过去十年特别是过去五年,牌照管理的放松是中国大资管行业得以迅速扩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也使得资管行业中的部分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交叉和混业经营。“但在分业经营方面出现交叉以后,分业监管的体制并没有变化。监管出现空白和空地,使得所谓的监管套利成为过去这些年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他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陆磊也坦言,资产管理市场上还存在一定乱象,一些仅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但不持有经营牌照的投资管理公司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产品和咨询,这对监管部门或规则制定部门是一个巨大挑战。而与此同时,各监管部门在促进本行业发展的理念下,对资管业务按照所在行业制定不同的监管规则,各类资管业务投资范围、门槛、杠杆水平等监管规制又都不尽相同。
他表示,在监管层面,要实现资管业务监管的统一规制。“坚持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相结合,分类统一制定标准规制。所谓功能监管,就是不管企业是哪类机构,做什么业务,只要做资管业务,必须接受统一的资管规制的管辖;还要建立宏观审慎建设框架,大资管是跨市场和跨行业联动的,并不是单个监管机构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他还强调,要实施穿透式监管,对资管业务的监管实施全覆盖,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适用规则,实施涵盖资金来源、中间环节、最终投向的全流程监管。
实际上,今年3月,一行三会官员均确认了资管业务整体监管框架的统一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业内人士表示,短期而言,监管收紧可能会对局部市场产生影响;长期来看,监管收紧将遏制监管套利,约束资金空转,有利于资管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金融监管体制的协调统一也是业内热议的焦点。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在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适度控制货币创造、更好地实现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来说,银行的监管和中央银行紧密一些更有利。我个人认为,外汇局模式是最佳模式,保险和证券可以独立在外。”“外汇管理局模式”是指在央行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副部级机构,专门对外汇进行管理。
吴晓灵表示,在一个法制完善的国家里,银行的监管和中央银行可以适度分离。但根据此次金融危机后的经验,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离开了中央银行并不是特别有利,而且现在宏观和微观的审慎监管的多工具是重合的。
转变 探索“监管沙箱”机制鼓励创新
针对一些金融创新行为,部分监管层人士也提出了监管思维和方式的转变。“监管沙箱”(Regulatory Sandbox)就是其中之一。
“监管沙箱”的概念来自于英国。英国FCA(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管理局)于2014年10月设立了创新项目,并为金融科技企业的各类创新活动提供多重服务和支持,其中就包括实施监管沙箱项目。这一项目旨在为新兴的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空间,并不断调整既有监管框架,探索新的监管边界。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沙箱项的监管模式已经引发多国金融监管机构效仿。
在“保险业的创新与发展”分论坛上,中国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姜波表示,保险监管思维模式的改变,可能需要大家对一些新事物有一定的容忍度和灵活性。“有一个词叫监管沙箱,目前我们也在对这个进行研究,有些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他试一试,但是不能偏离根本。”他说。
他强调,“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始终围绕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在加强监管和保护市场创新活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就像中医一样,一加一减,发展和监管是一对永恒的共生体。”
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也表示,应建立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行为监管、审慎监管和市场准入体系,注重借鉴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等新的理念,利用数字技术来改进监管的流程和能力,探索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区域试点、产品实验、压力测试等创新的管理机制,使所有的创新带来的风险始终处于可管、可控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