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6月26日电(记者 陈姝)近年来,“双创”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席卷了整个中国,中小企业是双创大潮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的中坚力量。但是中小企业往往会面对更多来自思维、资源、技术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创业路上尤其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才能走的更稳、走的更久。盛景网联就是这样的一家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培训咨询服务培育。
数据显示,2007年盛景网联成立至今,已为超过3万多家企业提供过培训,其中10家学员企业登陆主板创业板,超过1500家学员企业挂牌新三板,成绩实属亮眼。而据最新消息,这样的一家“服务”型公司,未来的战略是要向国际化的“平台”型公司转型。为此,记者采访了盛景网联董事长彭志强,探究在下个十年,盛景网联要在庞大的客户基础上做怎样的迭代,重构中国乃至全球的创新生态。
解决资源不对称 高速骨干网布局创新服务基础
从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发布的一份《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来看,我国创新环境区域性差距明显,创新企业主要集中在直辖市和东部地区,其他地区例如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城市创新创业的资源和环境整体有待培育。
彭志强也认为,二、三、四线城市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能力相对匮乏,而在北上广,例如中关村又有大量的创新资源希望走到地方去,连接到地方的活跃经济体。所以这些创新的资源是存在割裂和离散的问题,彭志强希望通过一个创新服务的“高铁”计划,把顶尖的创新资源带到全国各地。去年,盛景网联提出了建设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的计划,彭志强非常有信心今年年底建成大约20个、明年大约50个创新服务“高铁”站,当几十个创新服务“高铁”站建成以后,遍布全国的创新服务基础设施就初具规模了,有利于助推中国创新服务加速发展。
共享会员资源 打造万亿商机利益共同体
同时在整个高速骨干网的建设过程中,盛景网联开始筹建会员服务体系。过去十年,盛景网联的商业逻辑主要是培训咨询加投资,未来十年会演化成学员加会员双轮驱动的逻辑。彭志强认为,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共享经济的可能。企业和企业家的资源被严重浪费和闲置,而盛景网联要做的,是把这些资源共享开放,让会员之间也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平台上会员可以共享客户、共享营销资源、甚至分担成本。当下开拓一个客户的成本特别高,利润特别低,如果企业能够共享客户,那么企业的营销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这种模式,彭志强认为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典型形态。
“这样一个创新服务的高速骨干网计划、这样一个万亿商机的利益共同体,是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宏伟蓝图而已。”彭志强说。
海外创新“请进来” 构建全球化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的全球化在前三十年是以贸易为核心的,而未来三十年将以创新为核心。”彭志强说,过去五年,中国的风投基本上都集中在2C的领域里,而2C的领域重点是靠烧钱拉用户,所以最近这一两年,风投进行了很多反思,开始转投技术驱动型的公司,这就需要中国的企业也积极学习和吸取全球创新的技术和经验。
而放眼全球,中国和国际上的创新资源也存在割裂的问题。以色列、德国、美国很多创新的中小企业想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市场太大,他们缺乏市场经验和资金,绝大部分也只是在观望或者浅尝辄止。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彭志强说,中国公司的市场化能力很强,而国外创新型公司有技术、人才、产品,可是缺乏市场,所以两者是高度互补的。这就需要有市场能力的公司、资金,平台几方协作共赢。盛景网联把国际的创新公司、中国有市场能力的公司、以及基金公司形成一个三方的合资公司,来打开中国的市场,把以色列、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创新技术带到中国各地。于是,盛景网联平台里上万个会员的共享价值又再次得到了发挥,这些公司分布在中国的各地,具备强大的市场能力,这就让国外创新的技术在中国落地又有了一层保证。
目前,以色列已成为中国积极推动的“一带一路”计划在欧亚非三大洲要冲的重要枢纽。彭志强向记者透露,盛景嘉成母基金在以色列进行了约1亿美金的投资,看中的不仅仅是以色列的创新公司,而是以色列背后的全球科技投资网络,借此打开国际化科技投资的窗口。盛景网联在上个十年的重点是“走出去”进行全球化的投资;而未来的十年会更加着重“请进来”,把国际优秀的创新企业带到中国,和中国巨大的市场连接起来,形成更加深度的融合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