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战略研究部资深总监孙涛,摄影:中国日报网 田阿萌
中国日报网7月17日电(记者 田阿萌)从支付宝的前身转变到如今在移动支付市场占半壁江山的蚂蚁金服,从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投资收购市场的前列里。蚂蚁金服战略研究部资深总监孙涛在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对传统金融企业进行有效补充,或将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又一法宝。
据了解,2015年7月,蚂蚁金服完成了12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估值达450亿美元。在八个月后,蚂蚁金服进行了45亿美元的B轮融资,其估值上涨三分之一,高达600亿美元。
从去年以来,蚂蚁金服就密集投资了10多家公司,从共享单车ofo到滴滴出行再到百盛中国,覆盖了餐饮O2O、交通出行、影视、私募基金数据、生物识别技术等领域。可以看到的是,其投融资活动非常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蚂蚁金服截至目前已有30多起投资,覆盖了银行、股票、证券、保险、基金、消费金融等金融类项目,还涉及餐饮、媒体、影视等非金融类项目。
越来越多的人对蚂蚁金服的投资布局陷入深思。对此,蚂蚁金服战略研究部资深总监孙涛对中国日报网记者表示,蚂蚁金服看似凌乱的多领域战略投资,实际上背后遵循着三大原则,即普惠、技术驱动以及全球化。
孙涛进一步解释道,一是重视普惠,普即覆盖大众,惠即成本要低。比如解决地铁到家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普惠的含义。二是技术驱动,我们投资了很多技术公司,比如人脸、虹膜、VR等,这与蚂蚁金服想成为高科技公司密不可分,所以和技术相关的,我们都在参与。三是全球化,我们全球化的投资布局是建立在技术驱动普惠性的基础上。
当被问及全球化在整个战略布局的投资比例时,孙涛表示,全球化的海外布局是蚂蚁金服的战略核心。
孙涛指出,现在的金融业不只是用于满足传统意义上少数人的资产配置需求,而已经融入到民众每天的生活之中,正是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将看起来“高大上”的金融业带入平常百姓家。
“在现代生活服务体系下,高成本的传统金融服务已经难以支撑和覆盖民众的需求,因此一种具有高覆盖能力又低成本的付费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普惠金融。” 孙涛分析,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取得这种“弯道超车”的优势地位,源于三个支撑。第一是技术支撑,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普惠金融才能形成新的突破。第二是场景或者市场支撑,天猫、淘宝上的消费场景,带动了一些金融产业的发展。第三是监管合规的支撑,企业符合监管规定,保证风险完全可控,有利于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可以让经济真正地从金融中得到有效的支撑和发展。
他表示,将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服务方式推广到新兴市场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可以对传统金融企业进行有效补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用,具有重大意义。数字普惠金融或将成为中国实现弯道超车和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法宝。
(编辑:吴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