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人工智能是一面镜子,让人类看清自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8-18 11:20:13

杨澜:人工智能是一面镜子,让人类看清自己

 
杨澜在发布会现场

中国日报网8月18日电(记者 陈姝)日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印发,“人工智能”写入到国家战略,目标是确立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先发优势,计划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而放眼全球,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助推器,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语音识别等科技产品也悄然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一切都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了。

近日,杨澜女士的新书《人工智能真的来了》在京发布,书中记录了杨澜带领团队历时一年,走访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20多座城市,采访了30多个顶尖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80多位行业专家的经历。中国日报网记者在发布会上采访了杨澜,探讨人工智能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能否实现多样化和包容性等问题。

人工智能是面镜子 未来极有可能人机共生

从人工智能诞生至今,一直有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威胁到人类生存的观点,特别是“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多次打败人类之后,更是加重了一些人的担忧。对此,杨澜则持乐观态度,她认为,社会需要关注参与创造人工智能的人类,因为是他们决定了人工智能的价值观。

“人工智能是一面镜子,让人类看清自己。”杨澜说,人工智能让人类审视自身智慧神奇的部分,比如想象力、创造力、同理心等等,也可以提升全社会的创造力,让人们从重复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完整的生活、更全面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好的去享受艺术、创造性的工作,更好的享受和家人朋友的时间。绕了大半个地球,杨澜看到了人工智能是可以切实解决人类某些问题的,例如,人工智能帮助盲人重新看到家人的轮廓等等。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未来,杨澜思考的答案是,人工智能和人类并不是谁要替代谁,更可能出现的未来是人机共存,人机协作,甚至是人机共生。

人类参与科技进化 社会治理适应科技发展

虽然对人工智能的未来保持乐观,但是杨澜依然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否认会带来社会治理和伦理问题。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配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革命,常常是由某些天才人类完成的,例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等,但是当今世界的科技革命常常是需要万众参与的。杨澜举例,不论是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还是微软小冰的情感陪伴,都是千万级别甚至是亿万级别的用户不断通过使用、培训的人工智能,这说明人类本身已经在无形中参与到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和进化中。杨澜呼吁,整个社会的治理方式和公共政策也需要调整来适应科技的发展,从而为更多的人争取福利,而不仅仅是让少数公司谋取巨额利润。

顶级人才海量数据 应用领域中国全球第一

今年6月,普华永道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很有可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赢家,到2030年,中国经济会因此增长26%。通过在全球探寻人工智能的发展,杨澜也非常欣喜和骄傲的看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强劲的潜力和动能。

杨澜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梯队。一方面,在国际上,包括李飞飞、张亚勤、吴恩达等一批华裔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正在引起全球关注和追随。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数据大国,在政府提出发展人工智能的整体布局下,海量数据以及高科技人才汇聚在一起将会引发巨大的效应。“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海量的数据,以及活跃的市场,相信未来二三十年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引起全球瞩目”,杨澜表示。

最后,杨澜向记者谈起了人工智能对媒体的影响。杨澜预测,例如股市播报等高度重复性的工作就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是思考分析以及和采访人深度的交谈,都是需要媒体人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发挥能力,甚至还需要人和人之间的化学反应,而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取代的。“我们的知识结构被迅速迭代,未来工作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是跨界、综合性的。学习,是打开未来的方式”,杨澜说。

(编辑:陈姝 富文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