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频道

打通国民健康素养“最后一公里”

来源:民生周刊
2017-08-25 10:44:54
分享

一个人身体健康与否,与个人健康素养密切相关。我国目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呈叠加态势,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有差距,慢性病呈现“井喷”增长,成年人中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每4人中有一人患有高血压,有不少人带病生存,生活质量不高。慢性病死亡人数已超过总死亡人口的86%。慢性病剧增除外部环境因素外,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总体偏低,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较差,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主因。2015年我国居民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的人口比例仅为10.25%。这一比例意味着,每100人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仅仅只有10人。百姓在预防疾病、食品安全等方面尚存在不少“盲区”和“误区”。可以说,健康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健康结果和医疗花费。通过健康素养的提高,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国人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80%的慢性病可以避免,从而可大幅度降低我国医改的负担。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健康素养,关键在于教育。健康教育可以说是预防疾病最好的“社会疫苗”。基于“知识—行为—技能”理论模式,健康素养教育包括健康知识素养教育、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教育、健康技能素养教育三个方面。2013年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在这三方面的素养水平分别为20.4%、10.6%、12.5%。这表明,居民要知晓健康知识相对较为容易,但要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和掌握健康技能较难。这也给健康素养教育提出了一道新课题。健康素养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播健康知识,这远远不够。其关键点和着力点是进行科普宣传的同时,帮助教育对象改变不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然后通过持续性的干预计划和固化期,让健康素养逐步转化成为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方能实现教育“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用结合”的目的。因此健康素质教育输出是一个从知识传播到行为干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的完整体系。当前,健康素养教育体制、机制问题存在结构性矛盾,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健康教育现状与群众需求不相适应。一是健康促进与教育机构、体系不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尚未有效建立,特别在健康干预、管理、服务环节存在严重短板,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二是专业健康教育队伍亟待加强,相关医疗机构健康素养告知、传播能力不到位,相关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广大基层卫生人员目前也确实欠缺这种能力;三是健康科普传播有待拓展规范,现有健康教育传播手段单一、渠道有限,缺少针对性、趣味性和时效性,而各种养生保健虚假广告、信息充斥媒体,误导公众,亟须建立权威、科学的健康科普传播平台。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生活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健康素养教育资源短缺、传播渠道单一、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将进一步凸显,推动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对健康素养教育与促进供给端进行升级改造,提出“健康入户”,探讨“互联网+社区康养”的专业化健康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办法。在渠道建设上,首先以广大城市社区为载体,对居民健康素养教育体系、机制进行组织、创新,构建新型的社区康养模式。以政府社区服务站、社会养老机构、企业专业机构、社区卫生院等广泛参与、市场化经营模式,建立专业性的社区终端——健康素养教育社区服务站。通过在城市一定半径内设立较大规模的体验中心或大中型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对社区网点提供政策、技术、人员、服务的相应支持。以基地+网点的两级渠道覆盖,建立社区型的同城健康素养教育服务网络。以成果就地转化及便利化原则,将技术、人员、产品、服务等康养资源向社区进行倾斜,下沉至基层社区,让健康因子真正发散至群众生活第一线,使广大居民随时随地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专业化、管家式的一对一指导和贴心服务,做到健康、生活不分家,实现“生活即健康,健康即生活”的发展理念。其次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出智能康养模式,打造康养社区升级版——健康智慧社区。健康智慧社区以“城市健康云”为核心,进行线上线下无界融合,实现相关要素的互联互通。健康智慧社区,不是“互联网+健康”移动康养模式的复制,它一方面通过“云管理”系统,接入体检设施、穿戴设备,建立数字化的健康素养和健康风险监测系统,进而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动态管理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并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大数据服务;一方面围绕人、货、场社会化分工协作,通过智能化硬件、应用软件、专属APP、空间优化、智能化供应链的升级改造,实现整个服务网络线上、线下业务流程在线化、软件化、SaaS化,从而优化供应链,提高整体服务网络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最终惠及广大社区百姓,实现“普惠健康”的目的。

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

在服务内容上,坚持以社区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预防控制疾病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大众疗养、健康服务为主要内容,实施健康观念前移,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坚持技术创新,进行服务内容、形式、手段升级改造,推出“知识+行为+产品+服务”多元化健康促进解决方案,打造防—治—养一体化服务体系。以生活化、休闲化、趣味化、体验化、常态化的日常教育引导和行为规范,打造一处修身的体验实践场所,让健康真正固化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重点推进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肿瘤、肾病等呈高发趋势的25种慢性疾病预防研发,作为普及健康素养教育的重要方式和突破点。针对社区中老年人、成年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青少年儿童人群,通过与国内外权威专家联合,打造系统化“精准康养”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中老年人常患疾病种类、诊断检查项目和指标、分别有什么行为症状、如何预防、生活习惯调理、饮食方式改变、营养干预、心理干预、运动要求和干预、慢病预警、治疗康复检测和手段等编制不同周期的健康素养指导手册,提出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育培训计划,并就地进行成果转化和实施。依托康养社区服务网络平台,在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加强健康公益传播、科普宣传,定期开展公益性健康巡讲活动、相关健身运动、体检活动。研制健康保健免费工具包,如限盐勺、控油壶等,实现慢病防控进家门,引导居民健康生活行为。

建设专业队伍

在队伍建设上,首先利用中国健康文化平台,聚集健康素养教育、健康促进领域的专家,开展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为社区康养教育提供权威性的技术、智力支撑。联合国内外权威医疗机构、相关组织、高校院所,进行健康促进与教育岗位培训和人才输出计划,建立专家、康养培训师、基层健康指导员、社区工作者四级服务梯队。争取在短时间内,实现目标社区,每100人配备一名专业健康素养培训师、一名康养咨询师、一名营养师的比例。

通过社区健康促进试点场所建设,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幸福指数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健康促进与教育跨部门、跨行业的融合发展,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机构合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健康素养促进服务格局。以康养社区为基本出发点,积极拓展大健康的新空间。以走出去、引进来形式,以加强食品安全,改善社区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居住、生活环境为着力点,引入康养农业、康养旅游(养生游)、绿色康养基地等新兴业态,发展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康养小镇,并通过与医院、学校、机关、企业及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及引入外部优势资源,合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康养大格局”,全面推进“康养城市”的体系化建设。

“互联网+社区康养”模式

“互联网+社区康养”模式,以智慧康养社区为支撑点,以康养城市建设为目标,实现了平台+内容+应用+终端的垂直化布局,探索出一条“如何提升一座城市全民健康素养的实施路径”,实现了健康公益+商业运营的良性发展。

当前,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特别是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作为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不仅要解决好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更要把疾病预防、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作为衡量卫生计生工作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现在的10%提高到30%,这为国民健康素养教育与促进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提高国民健康素养水平,社区应当成为主阵地之一。采取以“互联网+社区康养”的专业发展模式,深入广大社区,进行营养与健康科普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饮食,对于就地实现教育成果的转化、巩固、跟踪,切实提高民众健康素养,预防和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不失为一条直接、有效的重要举措、重要路径。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