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一票难求”怎么办? 民航铁路等部门纷纷出招应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1-31 14:37:03

中国日报网1月31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等介绍2018年春运形势和工作安排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问:一到春运的时候我们想到一个词“一票难求”,据介绍,今年春运客流量会达到29.8亿人次,民航和铁路增幅都在10%左右。我们采访过程中也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出发的线路还是存在买票难的问题,有限的运力和旺盛的需求之间矛盾今年能不能解决?有什么措施?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回应称,小小的车票承载着广大旅客回家过年的渴望,同时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更好。近几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过去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春运期间40天近30亿人次的客运量,大大超出了交通运输系统日常的服务能力,为此,交通运输部门将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运输服务能力。

一是挖掘能力,联网售票。挖掘能力情况我已经讲过。今年春运,公路二级以上的客运站都可以联网售票,这是今年的新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挖掘运输的潜力,通过联网售票让广大旅客提前安排自己的出行计划。

二是有效调度,增加运能。指导各地加强公路、水运应急运力的储备,根据客流变化及时调整车船发送的频次,实时增加包车、包船运输服务。

三是科学组织,提升服务。加强城市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和城市间交通出行的接驳,强化城市内外交通的衔接,努力解决老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刘小明表示,我们一直在努力,让大家回家的路更顺畅、更舒心,也能够有更多的获得感。同时希望广大旅客朋友及时地关注出行信息,提前规划线路、错时错峰出行,让回家旅途更顺畅。

春运“一票难求”怎么办? 民航铁路等部门纷纷出招应对

资料图

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在发布会上表示,从我们近几年来掌握的民航春运情况来看,机票“一票难求”的问题并不突出。目前,从销售的监测数据来看,春运期间机票的预售率并不高,北上广深五大机场的出港航班的机票预售率到目前为止仅是32.4%。32个吞吐量超过一千万的机场的机票预售率仅为29.3%,不到三分之一。

王志清介绍,今年春运民航将运送6500万人次,民航的客运高峰每年都差不多,一般都是集中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大年初六,正月十六这几个时段。国内的出行热点城市集中在北上广深以及华南、西南、东北的一些旅游热点城市。国际出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

为了满足春运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民航局每天安排航班14500班左右,并在这个基础上已经批复各航空公司春运加班包机近3万班,其中,国内加班26394班,国际加班2716班。预计春运期间,各航空公司每天能够提供的座位数超过210万,也就是40天可达到8400万,客座率预计在80%左右,完全能够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当然在特殊时段、个别航班不排除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供需矛盾,因此建议广大旅客按照自己的出行需求,及早制定计划,做到错时错峰出行。

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回应到,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到2017年底,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2.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新增铁路里程近2万公里,其中高铁1.07万公里,建成了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和世界领先的高铁网。随着路网规模的快速扩充也带来了铁路运输能力大大增长,极大缓解了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网络、手机、电话订票的普及,广大旅客购票体验大为改善,原来排长队、通宵购票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又采取了有利措施,努力实现“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目标:

一是增开旅客列车。在每天开行图定旅客列车的基础上加开临客,每天可增加运力150万人左右。

二是加开夜间高铁。通俗来讲就是“红眼高铁”,在需求矛盾最集中的京广、沪昆、贵广、京哈等方向,增开88.5对夜间高铁列车,每天可增加运力10万人左右。

三是充分利用新线能力。2017年,我们投产新线3038公里,今年春运前又开通了西成高铁、渝贵铁路、兰渝铁路三条大能力通道,极大缓解了成渝地区的春运压力,仅广深地区往成渝地区的运力增幅可达到40%以上。从春运的车票预售情况来看,显示出运力也在增长。自1月3日发售2018年春运车票以来,到昨天,全路一共发售车票3.2亿张,日均1187.7万张,同比增加7.6%。铁路部门还将根据客票预售情况,对需求旺盛方向尽最大可能安排加开列车。

李文新表示,对于春运特殊时期的旅客需求,铁路还不可能完全满足高峰需求,今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29.8亿人次,铁路的运力只有3.9亿人次,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大铁路建设力度,努力解决运输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体系作用,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编辑:刁云娇 富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