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5G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完成,还有三大挑战,5G产业有哪些投资机会?(附股)
当地时间2018年6月13日20:18(北京时间2018年6月14日11:18),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全会(TSG#80)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冻结。加之去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NR标准,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产业全面冲刺新阶段。
据悉,此次独立组网功能冻结,不仅使5G NR具备了独立部署的能力,也带来全新的端到端新架构,赋能企业级客户和垂直行业的智慧化发展,为运营商和产业合作伙伴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开启一个全连接的新时代。
去年底5G非独立组网标准发布以来,甚至更早之前,电信运营商就已经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展开5G测试和试验工作。前不久,中国移动在武汉、杭州,中国联通在贵阳,中国电信在上海的试验均公布了相应进展。
不过,由于彼时独立组网标准尚未确定,相关试验设备并不能满足独立组网的要求,如今,第一版标准完全冻结,相关试验进展也有望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14日发布的5G标准又名R15标准,在这之后,3GPP还将对R15标准进行完善,并于今年9月份发布更新后的R15标准;而到了明年底,R16版本的5G标准也将发布。
一位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R15标准发布后,运营商、设备商等就可以根据标准调试设备并进行测试部署,虽然从R15到R16标准仍会有所变动,但是这并不妨碍现在开始建设基站,后续依然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过渡到R16标准。
当然,5G标准确立只是商用道路上的第一步,后续还将有不少挑战。
最直观的就是,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宣布2020年左右商用5G,但是,从当前到2020年仅有一年半左右时间,中间还要完成测试、试验、预商用等多个阶段,产业链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后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梳理如下:
挑战一:频率划分与协调
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还在于频率的划定。就中国而言,去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5G中频段规划,确立了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的5G工作频段,至于下一步如何将这些频段划分给国内的运营商依然需要不少工作。
就在5G标准发布前夕,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发文要求开展3400-4200MHz和4500-5000MHz频段卫星地球站等无线电台(站)清理核查工作,并称此举是为了推进5G系统的频率使用许可工作,加快5G商用部署。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随后表态称,无线电台(站)清理核查工作,是去年底发布5G中频段频率规划之后,推动5G系统实际部署的又一举措。14日,无管局又组织召开了5G基站与扩展C频段(3400-3700MHz)卫星地球站兼容共存分析讨论会。
一位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确定5G频率规划非常重要,越早确定对5G的发展越有利,比如,频率没有确定前,运营商在试验阶段需要针对不同频段做测试,这无疑会增加试验阶段的投入成本,“目前的不确定性在于工信部的推进节奏以及何时向运营商下发具体频段资源。”
在现有中频段规划中,3.5GHz频段优势明显,产业链成熟度最高,是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争取的目标;而4.9GHz信号传输能力不如3.5GHz,实现相同覆盖范围所需建立的基站数也越多,将增加运营商建网成本。
GSMA大中华区公共政策总经理关舟向记者表示,对移动通信产业来说,频谱资源是最重要的,从2G、3G、4G一路走来,最大的体会是,频谱资源全球统一、协调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总体来讲,各国心态是一致的,希望尽量把频谱统一起来。不管是现在的900M、1800M、2.6G,未来也会用到5G中。”关舟表示,产业给政府的建议是,毫米波的发展很重要,特别是针对5G应用,但现有频段的重新规划也非常重要,现有频段也应用到5G上。
挑战二:芯片、天线与终端
今年初,华为、中兴等厂商先后宣布打通了5G first call,这一术语彼时被媒体直译为打通第一个5G电话,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更专业的翻译应该是“首次实现5G的端到端链路贯通。”
这里的端到端,除了网络设备一端,更重要的就是消费者使用的终端、例如手机等。但是目前5G测试阶段的终端体积非常大,并不是商用的终端,而其中重要的掣肘因素就在于芯片和天线。
就芯片而言,随着5G网络的即将商用,手机芯片厂商纷纷抢先推出了自家的5G芯片。此前高通、英特尔、华为先后展示了自家的5G芯片,并宣布预计将在2019年商用,联发科也于近日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公布了旗下的首款5G芯片M70。
业内人士认为,不同厂商在芯片上的不同策略,很有可能会给5G移动终端市场格局带来新的变化,自研芯片的终端厂商固然得到了垂直整合的便利,但在切入5G终端市场的窗口期也颇具风险。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对天线的要求也是小型化、多频段、宽频段、可调谐。虽然这些特性现在也有,但5G的要求会更加苛刻。除此之外,5G移动通信的天线还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也就是共存。
例如,为了实现Massive MIMO(多输入输出),收发都需要多天线,也就是同频多天线(8天线、16天线...)。这样的多天线系统给终端带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共存问题。
挑战三:行业应用
5G标准发布之后,其应用的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虽然5G拥有比4G更高的速率,也更加满足消费者对于大流量应用的需求,但相比于过去消费级应用偏多,5G更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在工业等领域。5G的大连接以及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在智慧城市、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中国联通人士就向记者表示,目前,3GPP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利用5G支持工业自动化等垂直行业的诉求;同时,基于5G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完成,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将在今后多个领域同时开展。
但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不同场合,包括监管部门的官员与协会组织的高层都表达过希望舆论给5G降温的观点。关于这一情况,实际上是与5G的应用前景密切关联的,5G虽然具备很好的行业应用的能力,但是在其商用初期,更多的体验依然是速率的提升,如果在行业应用方面没有能够满足当前高涨的预期,这对5G的发展似乎也非好事。
5G投资有哪些机会?
去年,以中兴通讯等为代表的5G概念股大幅上涨,但是随着4月中旬中兴“禁售”事件的发酵,通信板块个股明显承压。目前,中兴通讯已与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达成和解,并于13日复牌,但是其复牌后两日的表现依旧如预期下跌。
中信建投通信团队指出,“禁运”事件后,市场因此担忧中国的5G进展会低于预期。但是从全球来看,5G仍处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阶段,到最终的大规模建设、全面商用仍需1-2年的时间。
“对于中国而言,目前5G的测试、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20年商用的目标并未改变,因此“禁运”事件暂不会影响中国的5G进展,运营商资本开支大概率2019年起重回增长通道。”中信建投指出。
中信建投指出,最悲观时亦可能蕴藏机会,标的选择上建议围绕四条主线:
一是“禁运”明朗后的5G相关反弹标的烽火通信、光迅科技、亨通光电等;
二是受“禁运”牵连但基本面良好、受影响相对有限标的中际旭创、亿联网络、光环新网等;
三是业绩优秀、兼具成长潜力标的和而泰、拓邦股份、合众思壮等;
四是成长性良好,受益新经济回归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可择机布局标的中新赛克、恒为科技、深信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