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与日本金融厅长官远藤俊英近日在北京签署了《中国证监会与日本金融厅关于促进两国证券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此同时,两国相关交易所、行业协会也签署了加强双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未来,上交所将继续加强与境外交易所的交流合作,探索境内外资本市场合作创新模式,切实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影响力剧增。这是促进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是资本市场强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指示精神,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这既包括与其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也包括“走出去”和“引进来”齐发力。
“沪伦通”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安排,“沪伦通”将于年内通车。
“沪伦通”是两地市场之间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流动。开通之后,A股上市公司能够通过伦敦交易所挂牌全球存托凭证,也就是可以通过发行GDR的方式到伦敦交易所挂牌上市。业界认为,对于A股上市公司来说,这一金融创新工具无疑是多了一个融资平台。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沪伦通”有利于扩大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高境内市场的深度和国际化水平,推动境内证券机构开展跨境证券业务,提升证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两地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进入对方市场投融资的便利机会,使境内居民在本地市场实现投资境外品种,支持A股上市公司从境外市场融入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开展跨国融资和并购。
互联互通,只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其中一个方面。“走出去”,同样精彩。
10月24日,青岛海尔在德国法兰克福上市并交易。随着青岛海尔成功登陆欧洲资本市场,中欧所D股市场正式开启,中国在欧洲的离岸蓝筹市场建设取得零的突破。
“青岛海尔首单D股发行上市,开启了优质中国企业登陆欧洲资本市场的新篇章,也为全球金融中介机构搭建了深化合作的新平台。”中欧所联席首席执行官陈晗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在D股市场发行上市,既可以为公司运行境内外长期项目奠定股权融资的良好基础,又可以加强两地市场在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行业的合作,拓展股票、债券和衍生品等融资方式创新,使得中欧监管相互借鉴,帮助企业规范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上市公司。
除了“走出去”,“引进来”同样举措不少。
今年9月15日起,在境内工作的外籍人员可按要求办理开户手续。这是继放开港、澳、台居民开户后,中国证监会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开放精神的又一重大举措。
财富证券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赵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境内资本市场开放,对改善境内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也不断推进。比如,今年2月份,国家外汇局放宽QFII机构投资额度上限,同时进一步便利资金汇出汇入,对QFII投资本金不再设置汇入期限要求,允许QFII开放式基金按日申购、赎回。
5月1日起,沪深港通每日额度从130亿元调整为520亿元,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元调整为42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仅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更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重要体现。改革与开放,虽然指的是两个不同方向,改革偏向于内部,开放侧重于外部,但却是一个有机整体。
同时,对资本市场而言,如何推动其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一个重大考题。它考量着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支撑能力。
联储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胡晓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国经济总量庞大,经济活跃度增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未来资本市场的改革应该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