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753f9fa310030f813cf409
中国日报网 > 财经独家 >
中国日报网 > 财经独家 >

【图说中国经济】财政政策精准有效:稳定经济发展 兜牢“三保”底线

回顾2020年,面对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减税降费、专项债等政策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展望2021年,我国将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将释放更深层次的政策红利。2021-01-14 09:00

【图说中国经济】乡村振兴全面加速

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岁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释放了新发展阶段持续重农强农的信号,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全面加速。2021-01-11 10:38

【图说中国经济】五个关键词见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2021-01-08 15:19

中国持续出台新政稳外贸稳外资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海南自由贸易港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近日,中国陆续出台新政策措施支持稳外贸稳外资。2021-01-05 16:15

图说2020中国经济创新发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助推世界经济复苏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出台实施一系列举措,保持经济平稳运行。2020-12-31 07:59

2020年20个财经关键词(国内篇):经济稳健复苏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临近岁末,我们总结了20个关键词回顾2020年重要的财经事件,包括10个国际财经关键词和10个国内财经关键词,从宏观层面上总结今年披荆斩棘、充满挑战与变革的资本市场。2020-12-30 10:00

2020年20个财经关键词(国际篇):被疫情定义的一年,全球经济披荆斩棘

临近岁末,我们总结了20个关键词回顾2020年重要的财经事件,包括10个国际财经关键词和10个国内财经关键词,从宏观层面上总结今年披荆斩棘、充满挑战与变革的资本市场。2020-12-29 14:04

2020,中国取得的这些成绩来之不易!

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2020-12-25 06:54

【海报】这一年,不平凡!十张海报,盘点中国经济的2020

即将过去的2020年,堪称中国经济“乘风破浪”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2020-12-22 11:34

【图说中国经济】11月国民经济数据公布:冲刺年底 积极势态持续显现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从主要数据来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取得新成效。2020-12-15 13:31

【图说中国经济】搭“双循环”快车 中国外贸企业迎难而上

中央和地方及时推动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稳住企业信心。政府行业企业形成强大合力。中国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在市场压力下茁壮成长,外贸主体规模不断壮大。2020-12-10 11:37

【海报】国际社会:中国抗疫成果卓著 为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注入信心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向好、加速增长态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最早实现了疫情的防控常态化,将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2020-12-10 09:00

【图解】外媒热议中国经济强劲复苏:防疫成效凸显 全球影响力不断加强

外媒纷纷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凸显了疫情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正在令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加强。2020-12-04 09:53

图说:中国-东盟合作开启新征程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双方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济融合持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2020-12-03 09:31

【海报】中欧班列——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中欧班列发挥了稳贸易,促运输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经济复苏和贸易往来提供了运输可能。中欧班列正在成为中欧之间抗疫与合作的“生命通道”。2020-12-03 09:00

【大咖说】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数字抗疫加快网络安全技术创新

11月23日上午,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发表演讲时表示,网络安全是数字技术的底板,没有网络安全,数字技术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数字抗疫加快了网络安全技术创新。2020-11-27 14:13

【大咖说】国内大咖热议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经济 大有可为

11月23日,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开幕。2020-11-26 11:22

【图说中国经济】“建群”成功!RCEP助力我国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备受关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日前签署。由此,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的签署对我国经济有何重要意义?跟随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2020-11-25 11:33

【大咖说】国际大咖热议世界互联网大会:推进国际合作 共同抗击疫情

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于11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期间,围绕疫情影响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不少参会嘉宾给出了他们的建议,一起来看看!2020-11-24 16:48

数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

11月23日至24日,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将在浙江乌镇举办。今年的论坛有哪些亮点以及不同之处,让我们通过一组数字了解。2020-11-23 11:34

中国日报网评|RCEP的达成是对逆全球化的破局

“在资金成本最低的地方融资,在成本效益最高的地方生产,在利润最大的地方销售,”形象地点出了全球化的精髓,其背后需要的是合作共赢的精神。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2020-11-19 14:23

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启航!数说RCEP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经过8年谈判,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一组数据,带你了解RCEP。2020-11-18 10:27

中外专家热议:中国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全球化至关重要

中国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全球化至关重要。中国高水平开放必将促进中国高质量的发展,也将为世界带来新的机遇。2020-11-16 14:53

孙虎军:天津着力打造区域开放新高地 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14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天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虎军在以“中国: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的分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天津要着力打造区域开放的新高地,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2020-11-15 14:24

史育龙:共建“一带一路” 优化世界经济循环

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14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表示,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平台,能够使我们新形势下的世界经济循环变成一个更加丰满、更加立体的体系。2020-11-15 14:22

“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召开

2020年11月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2020-11-14 14:32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中国高水平的开放将为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今日(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共同举办的以“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开幕。2020-11-14 13:03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深化金融服务创新,全面助力高水平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今日(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共同举办的以“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开幕。 2020-11-14 13:03

“双11”12年:双循环,新消费,数字化

这场购物狂欢节凸显出来的,除了破纪录的销售成绩外,还有数字技术在商品营销、生产、物流配送等环节所发挥的作用。从嘉年华式的狂欢,到利用数字技术开辟商业新模式,双11用了12年。2020-11-12 20:01

数读:三届进博会,越办越好

通过进博会走进中国的先进产品、技术,将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我国展现出开放、友好的姿态,也将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为经济发展扩大资金链。虽然已经闭幕,但是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仍在释放。2020-11-12 09:00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