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mazonGo进军伦敦时,中国初代无人便利店为何黯然退场?

对零售业来说,无人便利店并不是用钱烧出来的噱头,入局企业最终只能用技术说话。虽然国内初代便利店黯然退场,但幸运的是,在这个从0到1的市场阶段,故事还远没到结局。

当AmazonGo进军伦敦时,中国初代无人便利店为何黯然退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1-09 17: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月9日电(曹静) 当中国消费者去年年末迎来“双12”购物节时,《华盛顿邮报》报道了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旗下无人便利店AmazonGo或在美国机场开店的消息。几天前,英媒《电讯报》还报道,AmazonGo正在伦敦闹市区Oxford Circus选址,店铺面积约为279-465 m2(首家AmazonGo的面积约为167 m2)。

根据官网显示,AmazonGo已在西雅图、芝加哥、旧金山开设了共9家店面,且正在逐步扩张中。

相比之下,国内的无人便利店扩张形式就没有那么明朗。新年伊始,回首2018年,国内媒体对中国无人便利店的表现做了总结:初代无人便利店已死。

无人便利店概念源于亚马逊2014年提出的设想:运用视觉识别、传感器等技术开设一家“不用排队结账”的便利店。2016年,无人便利店概念在国内成为风口,2017年,高达30多亿元的资本涌入,无人便利店初创企业大量涌现。但2018年开始,猩便利、七只考拉、果小美等无人货架企业陆续传来裁员消息……

2016年风口到来,2017年风光无限,2018年暗淡退场,国内的初代无人便利店商家来了又走,最终架去楼空。幸运的是,死掉的只是初代,未来的第二代、第三代无人便利店将如何走下去,AmazonGo的经营理念与布局或许能成为参考。

用技术取胜,难被复制

在店铺运营和技术投入方面,AmazonGo与国内初代无人便利店有很大不同。

AmazonGo主打不用排队、没有收银台的“买了就走”购物体验。进店时,顾客需要通过亚马逊APP扫描二维码进门,购物结束后不用经历结账这一步骤,直接走出店铺即可,分布在店内的高科技摄像头、传感器将记录购物全程。购物账单会在稍后传到AmazonGo APP上,方便顾客查看。

因为足够便捷,AmazonGo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快节奏的都市白领,售卖的商品包括沙拉、面包、饮料等即食食物,也有少量其他商品。AmazonGo店面选址在商业区,营业时间多为工作日的上班时间,少数店面会在周末的白天营业。相比传统便利店,AmazonGo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更节省时间。

中国的无人便利店,无论是货架还智能货柜形式,则依托国内成熟的移动支付技术,不需要实体店面,强调“无人”,而不强调“买了就走”。根据媒体报道,像缤果盒子这类智能货柜形式的无人便利店,顾客结账时需要在自助收银机上扫描商品,支付后店门才能打开,店铺里仍可能出现排队结账的情况。

无人货架
智能货柜

也就是说,中国的无人便利店让顾客自己充当了收银员的角色,实现的是“自助式”购物。新华每日电讯也发表评论《多地现无人便利店,是创业风口还是资本噱头》表示,因为多数国家尚未形成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用户群体,因此商用无人便利店的落地比较困难。

从技术投入上看,AmazonGo比国内初代无人便利店的成本要高得多。据外媒报道,首家AmazonGo仅在硬件方面的成本就高达一百万美元,加上先进的技术,传统便利店难以复制其营业模式,让AmazonGo有了竞争壁垒。尽管“烧钱”,但AmazonGo也有控制成本的策略:对商品种类严格把控,店内主要提供预制食品,有利可图,而且服务对象主要面对白领,消费者素质较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营风险。

而国内初代无人便利店主要是无人货架和智能货柜,运营成本较低,能够被大量复制。这些无人货柜被安放在小区、办公楼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服务对象多样,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同时,商品被损坏或被盗的风险更大。

当然,国内的无人货架之所以急于扩张,也有无奈之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面临着盈利压力。相比之下,AmazonGo的盈利压力要小得多,亚马逊CEO贝佐斯不急于赚快钱,他更关注的是亚马逊整体在零售领域的长远布局。

找准定位,“烧钱”不心疼

去年,亚马逊曾计划开店十家,2019年开设五十家,到2021年达到三千家,从目前开店数量来看,AmazonGo的发展不及预期目标,可能是由高昂的开店成本造成的。但从长远来看,AmazonGo的布局和战略更加清晰。

营业近3年后,AmazonGo计划在机场开店,说明AmazonGo正在尝试增加客流量,进一步完善“买了就走”购物体验,但亚马逊目前尚未对外公布是否会将机场店的营业时间延长至24小时。此外,亚马逊的营业模式非常适合机场旅客,不用排队结账将节省旅客时间,机场的人流量也不会让AmazonGo的盈利梦变得遥遥无期。

相比之下,国内无人货架和智能盒子布局时,没有逐步对外开放的过程,而是采取了广撒网的策略,让公司背负了不少的风险。由于运营模式还没有成熟(AmazonGo也在探索中),盈利前景不明朗,加上不像AmazonGo背靠亚马逊这棵大树,一旦资金链断裂,无人便利店企业无疑将陷入窘境。

无论是无人货架还是智能货柜形式,无人便利店确实能为大众带来方便,起初的烧钱模式本想占领市场,但却忽略了技术和布局的重要性,令商品损耗率上升,还没有烧出市场就黯然退出。

前阿里巴巴CEO卫哲更是对无人便利店模式提出公开反对:“消费者的体验就四个字:多快好省,传统零售只能牺牲其中两个,换来另外两个。我特别反对无人便利店,人不是成本,人应该是投资。要是做无人便利店还不如搞个自动贩卖机呢。零售店里的人,不是理货员,而是要变成理客员,帮助顾客最快找到想要的货。”

国内初代无人便利店风头正劲的2017年,人民日报也曾发表评论表示,无人便利店存在技术漏洞,智能货柜的设计存在问题,而按照以往资本市场一哄而上的“习惯”,很可能会出现热门概念炒作,掀起泡沫后又一哄而散,实际上并未形成一个行业。

如今回头再看,这正是国内初代无人便利店的真实写照。

无人便利店下半场,“良币”终将驱逐“劣币”

实际上,无人便利店不是科技巨头亚马逊的噱头。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AmazonGo仍有很多技术上的不足,对销售商品种类、店内购物者数量、甚至购物者行为有极高限制。AmazonGo APP的引导页上明确表示,一名用户拿起的商品将计入其本人虚拟购物车,所以亚马逊建议不要将商品再次递给其他人。目前阶段,AmazonGo能带给用户的,就是最便捷、快速的购物体验,商品和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更节省时间。贝佐斯也表示,如果AmazonGo提供的东西别人家也有,那么开设实体店就没有意义了。

AmazonGo APP的引导页上明确表示,一名用户拿起的商品将计入其本人虚拟购物车,所以亚马逊建议不要将商品再次递给其他人。

同时,AmazonGo还有着长远布局:店内价值一百万美元的摄像头将捕捉到消费者购物需求和意图数据,这就改变了传统零售不了解客户的弊病,通过技术和服务加强亚马逊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动用户更加频繁的购物行为,让更多消费开支流向亚马逊平台。

此外,AmazonGo的数据将为未来增强现实(AR)购物形式打下基础。增强现实购物体验会根据顾客消费习惯,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如发送消息告知客户家中的牛奶已经过期,提醒用户购买的食物中含有致敏原,提醒用户该购入新牙膏了,等等。对零售行业来说,AmazonGo是革命性的。

中国的零售大厂也意识到了消费者数据的作用,并开始为无人便利店布局,如京东去年初开设的首家“京东X无人便利店”、阿里巴巴2017年在淘宝造物节上推出的“淘咖啡”。云拿、简24等初创公司也杀入无人便利店,实现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与无人货架、智能货柜等形式,这类无人便利店更加名副其实。

以京东X无人便利店为例,根据媒体报道,店内商品种类丰富,有各种食品、日常用品、电子产品等。与初代无人便利店相比,这类便利店不仅“无人”,而且还能通过科技手段记录消费者各种细微的购买习惯,最终给零售行业带来变革,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完美的服务。结账时,京东X无人便利店和淘咖啡都用到了人脸识别技术,而这是AmazonGo没有的。

京东和阿里进军无人便利店还有自身考量,如为线上引流、布局物流体系等,这都将改变未来的零售行业。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无人便利店,科技巨头们都没有透露他们到底搜集了多少用户数据、未来将如何利用这些数据。

电商大厂已经积累了零售经验,拥有雄厚的技术和资本,未来无人便利店的主角必然是他们,无人货架、智能货柜形式的无人便利店终将被淘汰出局。相比之下,7-11等传统便利店要想转型无人便利店,就少了技术优势,即使未来有科技企业加持,想必改进效率也不会超过从零售到技术都亲力亲为电商大厂。

从2016年到2018年,两年一觉的无人便利店风口梦已过,资本与玩家都已清醒。虽然初代无人便利店风光不再,但头部零售企业意识到了这个行业的价值,开始沉下心来布局长远,证明在这个从0到1的市场阶段,故事还远没到结局。

(编辑:李海鹏)

(曹静)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