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动融合教育真正落地

多位专家学者、特殊需要儿童家长、普通儿童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近日就如何保障适龄特殊儿童平等地更好地接受义务教育进行了积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关注。

专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动融合教育真正落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3-13 14: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3月13日电(记者 刁云娇)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于普通教育,特殊儿童(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还需要得到更好地保障。多位专家学者、特殊需要儿童家长、普通儿童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近日就如何保障适龄特殊儿童平等地更好地接受义务教育进行了积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关注。

三个关键环节影响特殊儿童入学保障

《适龄特殊儿童入学、就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2018)》近日发布。报告梳理了多起特殊儿童入学难的案例,发现入学登记、入学评估及入学后支持三个关键环节影响特殊儿童入学保障。

专家建议,全面登记所有特殊儿童的信息,并核查其入学状况,是保障特殊儿童获得教育的首要条件。特殊孩子不仅仅包括持证的残疾孩子,还包括无证的残疾孩子,以及有特殊教育需求的特殊孩子等。相关部门应全面登记特殊孩子的信息和教育需求,并做好持续跟进工作。其次要建立权威的专业评估和仲裁机构,对特殊孩子的入学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并对家庭和学校在入学环节存在的争议进行仲裁。此外,要加强普通学校的支持保障体系。因特殊孩子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不同,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需要无障碍的环境建设,专门的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和支持保障。

全国多地出台政策推进融合教育

2017年,《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出台,明确特殊教育“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此外,教育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和完善融合教育的环境,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信心和希望。”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戴榕说,有了政策的保障才能让融合流动起来。

近年来,多地也相应出台了保障特殊儿童入学的政策。大连提出了程序筛查、评估、建档转介安置综合干预支持;杭州在此基础上还提出特殊儿童家长的满意度回访;上海提出成立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鉴定委员会;广州成立转介安置指导中心,指导解决特殊儿童少年在不同安置形式之间的衔接转介;深圳开展教师资格证及特教专业培训;温州市提出要增编配备特殊教育资源老师……

全社会共同行动,让融合教育真正落地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温洪表示,我们的融合教育最紧迫的问题是落地途径的问题,只有真正落地才能把理念带起来,才能让政府和学校知道这样做是可以的,让家庭和学校都知道这样做是可以的,这样才能把融合教育真正地带动起来。

北京朝阳区劲松四小许校长表示,2017年的教育报告对特殊孩子的入学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精神“全覆盖,零拒绝”,我们非常非常愿意做这项工作,而且我们也要真正做到“全覆盖,零拒绝”,让我们的融合教育真正地落地,也通过融合教育对我们的普通孩子也是一个教育,真正达到共赢的效果。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李弘表示,我们国家的法规非常明确,零拒绝入学是基本原则。但事实上,特殊儿童家长群体带着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入学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说明从有了公共政策到公共政策能落实,让每个孩子享受到社会公共福利,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再过一个月是世界自闭症日,希望社会各方力量都能积极行动起来,让自闭症和其他心智障碍者人群更广泛地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

(编辑:李海鹏)

(刁云娇)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