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全域旅游发展新动态

婺源全域旅游发展新动态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3-21 15: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婺源,因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旅游起步于2001年,十余年来,婺源依托文化与生态优势,紧扣“中国最美乡村”的品牌定位,多年来始终朝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

婺源全域296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县域内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2个,4A级以上景区数量居全国县级之最,从最初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远山区发展成为现在“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全国知名旅游胜地。

(图为江岭风景区,摄影记者蒋安舟授权中国日报网使用图片)

婺源交通区位优越,位于江西东北部与浙、皖两省交界,京福高铁穿境而过。2017年12月九景衢铁路建成通车,两条铁路十字交汇婺源正成为通达四方的重要枢纽。景区公路也实现全线贯通,乡村公路建设全面向自然村延伸,县内“半小时通达圈”基本形成。积极拓宽旅游公路、增设停车场,并在重要节点采取了统一换乘、信息预报、技防管控等措施,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旅游高峰期拥堵难题,实现了“睹花不堵路”。

2012年,婺源举全县之力推进江湾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景区软硬件建设,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在全国开创了当年启动、当年创评、当年成功的先例;大型山水实景演艺《梦里老家》仅用10个月时间,创造从土地平整到节目演出的“传奇速度”,填补了婺源夜游空白。

(图为婺源李坑,婺源县旅游局授权中国日报网使用图片)

在景区建设方面,婺源县对照“精细优美”的标准,让每一项建设都符合最美乡村的品位。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完成了879个新农村建设点,投资1.2亿元完成了29个美丽乡村建设,精心打造了官桥、漳村、金竹、马家、上梅洲、石门等一批高品质示范村点;编制了全县最美乡村建设行动规划,2020年前达到全县所有自然村“全覆盖”。对沿街广告店招进行统一改造,对防盗窗进行拆除,提升了城区颜值。按照老城区保护规划,采取改建、翻建、修复等模式,逐步恢复千年古城风貌。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婺源县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同时,面对新形势、新热点、新需求,结合“商、学、养、闲、情、奇”新六要素,各个行业插上“旅游+”的翅膀,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其中,“旅游+体育”蓬勃发展,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承办婺源国际马拉松、全国登山运动会等国家级、省级重大赛事30余项,每年参赛选手超过10万人,婺源全域正成为一个天然大运动场。“旅游+民宿”方兴未艾,出台了《婺源民宿标准》《民宿产业扶持办法》,安排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宿发展,全县民宿达600余家,其中高端古宅度假民宿100余家,形成了两个100多幢的民宿集群,民宿成为婺源旅游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婺源县在全国率先成立193个自然保护小区,并对全县163万亩天然阔叶林实施长期禁伐,提升森林蓄积量,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6%。并坚持将“徽派进行到底”,从2001年起,先后启动三轮徽改,累计投资3亿多元,改造非徽派建筑1万余幢,基本实现了全县建筑风格统一、风貌协调,打造了“徽派建筑大观园”。出台了古村落古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探索形成了整体搬迁、异地安置、民宿开发、建新如旧等一批保护开发新模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