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5月20日电(记者陆中秋)5月19日,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酒文化研究所落户仪式在北京大兴止园·畅景园举行。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酒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且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酒文化有着极具特色的东方韵味和不可替代的国际地位。因此,本次落户仪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国家统计局、国安委、中检院、国资委、求是杂志社研究所等相关领导、酒文化研究所所长周卫东、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织委员会委员刘安胜、尼泊尔驻华大使馆代表、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代表、白俄罗斯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参赞科里索夫、拉脱维亚共和国教育和科学部政策协调司前司长Dace 黛丝、以及澳大利亚国际友人、首都版权联盟艺术品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宝良、国家一级美术师杨建臣、中国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桑一田、著名京味作家刘一达、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协会理事贾国强等200百余位来宾共同出席活动仪式现场。
北京众望兴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波先生在致辞中讲到:我从事地产开发整整二十年,我还是被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深深的吸引、迷恋,酒文化产业园是我后半生的梦想,我愿意带领董事会和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资源、资金,对中国的酒文化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作为酒文化产业园与酒文化博物馆的推动者,著名酒文化专家、酒文化研究所所长周卫东先生在致辞中讲到:一部中国酿酒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中国绵延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不同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都和酒有着不解之缘。中国酒文化的魅力,展现出了华夏文明最丰富多彩的一面。
同时他说,1952年至今,在经历了作坊酒、工业酒、广告酒和品牌酒的四个时代之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文化酒时代。
他认为,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审美品位的提升,对健康的关注,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酒的需求,早已不再是“喝”的需求,还有“品”与“赏”的需求,以及“收藏”与“投资”等更高层面的需求。因此,文化酒时代的到来是必然趋势。
据悉,作为中国酒文化的爱好者,从1997年开始,周卫东就开始着手对中国酒文化的相关资料史料等素材进行整理与研究,并在2010年出版发行《中国酒文化大典》,并获得世界图书大奖赛一等奖。对于中国酒文化产业园的定位他表示,中国酒文化产业园是响应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精神的一次实际行动。是一个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酒业界的密切合作,发挥机构优势,加强海内外国际间酒文化交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我国酒文化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正确价值观的传播窗口、提供一个酒类企业展示企业特色,体现文化自信的一个舞台、一个平台。
作为酒文化专业研究机构,酒文化研究所的成立吸引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对此,周卫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酒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酒文化遗产的战略保护、酒文化遗产的宣传、策划、推广及研究和负责历史酒文化保护单位的酒文物档案记录、鉴定以及酒文化建设和交流等工作。酒文化研究所隶属于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社科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此次落户仪式不仅是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推动传统文化和酒文化的大发展,为酒类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北京众望兴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酒文化产业园发起人杨刚先生向记者介绍: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中国酒文化势在必行。2019年5月15日北京众望兴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同市发改委所属的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已经签约并启动了关于“酒文化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标志着我们“弘扬中国酒文化、打造文旅新地标”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我们项目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酒文化产业园项目就是通过中国酒文化与中国园林文化的完美融合,创建集文旅、金融资本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全面整合与酒紧密相关的协会、学院、酒企业、酒文化爱好者,实现跨越国界、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酒文化研究所落户以及酒文化产业园的落地必将汇聚全球酒业之精华,上演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美酒盛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同时还可以拉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另悉,在今天的落户仪式上由名酒匯(中國)有限公司品牌运营、源自清朝茅酒之根、酱香始祖、由117味中草药制曲秘方精心研制的“传世陈沧和天下”酱香白酒也同时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