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前7个月我国吸收外资增长7.3% 西部地区吸金能力突出

8月13日,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50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从产业来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71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

商务部:前7个月我国吸收外资增长7.3% 西部地区吸金能力突出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9-08-14 07:2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9-08-14 07: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3日,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50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其中,7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54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吸金能力突出,前7个月实际使用外资39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增速居于榜首。同期,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457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75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占比为14.2%。

从产业来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71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均保持较高增速。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介绍,1至7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3.1%,占比达29.3%。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

另外,主要投资来源地投资增速不减。该负责人表示,在主要投资来源地中,德国、韩国、日本、荷兰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2.4%、69.7%、12.6%和14.3%;欧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8.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5%(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尽管受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但从今年前7个月吸收外资的规模与增速来看,我国仍然是全球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传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近几年在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国已经针对修减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竞争中性原则、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等具体环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这些改革举措正在显示效果,孙传旺认为,从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增速还是比重,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的表现都是相当突出的。这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中软件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趋势是非常一致的,表明外资在参与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投资热情十分高涨,对于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清洁生产等领域的巨大发展空间充满了积极预期。

孙传旺还指出,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外资增速很快,表明西部地区的要素价格优势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已经为外商投资创造了更多机遇。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政策有可能将在各地重点产业发展领域方面发力,进一步促进外商投资的空间布局。

(王文博)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