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车运营!古都彭城正式迈进“地铁时代”

通车运营!古都彭城正式迈进“地铁时代”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9-29 13: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三水交汇古徐州,五省通衢黄金道,徐州自古在交通地理上得天独厚。如今,在“五通汇流”的交通格局下,徐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翅膀”也徐徐展开。9月28日,由中国建筑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的徐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建成通车,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中首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铁根,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百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李国勇、中建基础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爱国、中建安装副总经理刘福建,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各参建单位代表出席通车仪式。随着一辆辆列车从车辆段驶出,古都彭城正式迈进“地铁时代”。
徐州地铁一号线是国内首批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的地铁项目,也是苏北及淮海经济区首条地铁线路,全长21.9公里,设置18座车站。中建安装在这条城市骨干线路中承担了全线铺轨、系统机电、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及12个站的常规机电等站后总承包建设任务。
26个月,40多个技术专业交叉作业,从2017年12月正式进入铺轨阶段到2018年8月全线轨通,从2018年12月全线电通到2019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中建安装智慧建造这条串联徐州城市发展主轴的“金腰带”。

 

“铺轨神器”让轨道井井有条


铺轨工程是地铁站前工程和站后工程的重要衔接环节,肩负着列车运行安全的使命,中建轨道公司作为中建系统唯一一家能够自主实施轨道铺设及系统机电业务的专业公司,承担着43公里的全线铺轨。
如同一条长龙,轨道在地下空间穿梭辗转,经过高架、明挖段、盾构段等复杂环境,是否平顺直接影响了客车的安全性与乘客舒适度,其施工工效及铺设质量尤为重要。项目团队引进了最先进的高铁CPⅢ控制网和轨检小车成套技术,开发成套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及轨道精确定位配套测量工具装置。轨检小车棱镜能实时反映轨道状态,通过调整轨道行位尺寸,将线路设计偏差值控制在±0.1毫米内,提升了列车平顺性和乘客舒适度。
车辆段相当于地铁的“家”,地铁每天“下班”后要回车辆段进行检修维保。“传统轨道铺设是先架设好轨道,再打混凝土固定,而一号线车辆段轨道面高达1.5米,交叉作业多,且地基四周作业面无法满足传统架轨法施工条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中建轨道项目负责人邸志鲲说。项目团队创新工艺流程,倒置施工工序,将传统架轨法改为柱式道床无轨施工,先利用BIM技术精准定位,在保证轨距的前提下打好混凝土,再进行架轨,工效提升了30%以上。
随着作业面全面铺开,工期迫在眉睫,如何让工程实现最优建设效率,项目团队又出关键一招。项目部优化浮置板铺设施工工艺,把原来散铺、半机铺改为全机铺,铺设速度从原来30米/天,提升为50米/天。
一项项先进工艺和创新技术,将交错复杂的施工变得井井有条。短轨通、长轨通,2018年8月30日,一号线全线轨通,全线轨道的无缝连接为后续各设备施工、车辆调试及通车试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建安装团队历时8个月,为彭城大地铺出了一条“幸福快速路”。

“黑科技”智造地下“神经中枢”


隧道内,系统机电如一座庞杂的迷宫在狭窄的隧道里兵分四路,保障着列车的运行安全:隧道底部,环网电缆整齐排布,时刻供应传输地铁全部设备运行所需的电流;隧道上方,接触网架空悬挂,与列车受电弓亲密接触,为列车行驶提供源源不断的电流;集中联锁区,信号设备交替闪烁,执行列车间安全间距的监控和列车超速防护;列车内多媒体设备、报时设备的播放及乘客通讯都由通信系统守护。
“面对如此庞大繁杂的工程,我们必须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中建安装项目总指挥李刚说。
“如果采用传统流水线施工,先完成铺轨再进行测量接触网数据,耗时太长。”中建安装系统机电项目负责人张国华说,“无轨施工技术是我们的法宝。”不同于柱式道床无轨施工,这里的无轨施工改变的是铺轨与接触网工序间的施工顺序,在铺轨前完成接触网的定点测量和基础浇制,再将接触网数据与铺轨数据相结合,提高接触网基坑定位的准确率,将接触网施工提前了三个月。
站在隧道口向前望去,电缆线路延伸至隧道每个角落,各种线路设备敷设前,需对隧道全线进行内部打孔、固定支架。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隧道扫描+建模的建造模式,通过3D激光扫描抓取隧道区间各施工点坐标,完成区间隧道建模,将区间所需安装支架、设备模拟安装在隧道模型内,并进行精准进行隧道线路设备敷设模拟测试。
这些“黑科技”怎么够?在徐州地铁一号线里,各种不同深度、不同大小的安装孔共有62万个。“人工打孔不仅耗时耗力,还需通过图纸定位打孔位置,精准度不高。”张国华摇头说道。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激发了大家的研发热情,一群平均年龄仅29岁的工程师们以一号线为平台,设计研发了“隧道轨行式全向内壁钻孔机器人”。
黄色的铁甲、活动自如的钢拳,这台钻孔机器人似迷你变形金刚,钢铁底盘负责移送,通过轨道自动纵移到工位后,为接触网、侧壁电缆安装顺次打孔,它可不断伸出手臂,完成该工位纵向所有钻孔作业,而后行走至下一工位。区别于普通钻孔机器人一次打孔数量有限,项目研发的打孔机器人不但能同时钻更多孔,还具备自动测量布点、找点钻孔等功能,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其单孔作业时间小于100秒,打孔效率与人工相比提升约6-10倍,整体技术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施工,中建安装团队顺利完成了电通、冷滑、热滑等里程碑节点。

“云技术”助阵高效安全施工


彭城广场站内,技术员潘航拿出手机扫描墙上的二维码,屏幕上立即显示其所在岗位的操作规程,潘航认真查看后走向工地。
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徐州地铁一号线项目无处不在的二维码有1000多个,“我们研发的二维码云上技术,只需手机一扫,项目情况、人员信息、设备安全运行须知、施工流程等就可一目了然。”中建电子项目负责人冯浩说。
自二维码进驻工地以来,项目质量工程师李政深切感受到了便利,“一旦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只需扫码即可追溯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将立即进行整改,形成问题解决闭环,随时查看,简单高效。”李政说。
如今,二维码已成为项目的“施工日志”和“说明书”,高效记录着工程项目运行的每一天、反馈施工流程的每一个步骤,成为每个施工环节的“把关人”,让复杂的工地真正成为了“智慧工地”。
站内你看不见的地方,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前端传感器,它们时刻采集着地铁环境状态并反馈给监控平台,综合监控系统可自动控制站内温度、湿度、照明等,还可对所有接入系统进行故障监控,遇到故障时平台会自动报警,并及时更换维修,保证地铁安全运营。中建电子承建的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通过风水电、信号、系统机电等的大集成,实现了地铁运行的自动化智慧管控,让步入地铁后的体验更加舒适便捷。

绿色建造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戴着防护面具的焊工,火花四溅的焊花,这也许是工地最常见的场景,然而在徐州地铁一号线却难得一见。
原来,项目部将生产一线前移,风管、空调水管等全部采用工厂化预制,一块块零件在加工厂连接完毕并形成模块,再运输到现场“拼积木”般安装,不仅提升了工效,也减少了现场切割和动火作业。
但是,装配式建造如何避免现场安装不匹配?车站的常规机电全部采用BIM建模进行管线综合排布,通过BIM技术协同设计、虚拟建造,实现工厂精准下料和精细化生产。BIM+装配化施工的模式为我们节省了两个多月的工期。”中建安装常规机电生产经理邓世超说。
绿色建造理念在该项目深入人心,作为江苏省首个全线使用再生能馈系统的地铁线路,项目运用该系统将列车制动能量回馈到交流电网再利用,同时兼有牵引整流、稳压、无功补偿等功能,有效减少列车行驶过程中能源的浪费。
创新管理模式,应用“黑科技”建造,项目成功实现由传统建造模式向智慧建造、绿色建造升级。在这里,中建安装团队还研发了“中建电子综合监控软件平台”,并取得国家软件著作权。中建电子整合设备厂家资源完成了可用于轨道交通等多个场所的全套安检设备的产品检测注册,并获取由公安部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就像一个练兵场,为中建安装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人才提供了广阔平台。
而今,承载着地区人民的热切期待,徐州地铁一号线迎来了正式运营,市民们纷纷组团而来,徐州地铁俨然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在徐州生活了一辈子,终于能在家门口坐上地铁了。”试乘第一天,徐老太太激动的说。对淮海经济区而言,徐州地铁成为助推新经济增长点的巨大引擎;对生活在徐州的居民而言,影响无远弗届。
巨龙蜿蜒,泽被彭城。和众多地铁线路一样,徐州地铁一号线朝发夕止,但每一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背后,都凝聚着中建安装人的智慧与匠心。全速助力徐州步入地铁时代,中建安装团队将在徐州地铁三号线建设中全面发力,续写城市长龙的地下传奇。

(注:图片由活动方授权中国日报网使用)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