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区域和事项全覆盖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开办便利度有明显提升,但是“准入不准营”的现象依然存在,宽进严管、协同共治能力有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唐军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区域和事项全覆盖,从原来的18个自贸区试点扩大到全国,将自贸区的改革成果复制推广。

我国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区域和事项全覆盖

来源:经济日报    2020-09-05 05:58
来源: 经济日报
2020-09-05 05: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企业开办便利度明显提升,前7月日均新增市场主体6.4万户

我国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区域和事项全覆盖

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唐军表示,近年来,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有效激发了社会创业热情和市场活力。今年1月份至7月份,市场主体每天平均新增6.4万户,其中企业平均每天增加2.1万户,除去注销企业净增1.1万户。

“目前,‘证照分离’改革已在18个自贸试验区开展全覆盖试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通了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全国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了五个工作日以内。”唐军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已经达到1.32亿户,其中企业达到4110.9万户,分别比去年年底增长了6.7%和6.5%。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开办便利度有明显提升,但是“准入不准营”的现象依然存在,宽进严管、协同共治能力有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唐军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区域和事项全覆盖,从原来的18个自贸区试点扩大到全国,将自贸区的改革成果复制推广。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服务能力。在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将支持各省统筹开展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试点。“现在企业注册登记只能有一个住所,如果要在其他地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还要登记分公司,手续较多。”唐军表示,下一步,企业在登记一个住所的同时,还可以登记多个经营场所,企业开办和经营更加方便。

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经过改革,我国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已经由2017年的60类压减到目前的10类,压减幅度达到83%,惠及企业达到两万五千多家。

“今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将目前由市场监管总局审批发证的五类产品,包括建筑用钢筋、水泥、广播电视传输设备、人民币鉴别仪、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全部下放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市场监管总局不再审批任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负责人孙会川说。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减轻企业负担、维护市场秩序的有力举措。“我们牵头对35个领域、74个事项实施了跨部门联合抽查。限制‘老赖’50多万人次,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信用监管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唐军表示。

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通过联合抽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以来,企业普遍感到政府部门的检查次数明显减少,检查过程也更加规范。”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负责人刘琳说。

(曾诗阳)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