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基于“真问题”的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暨优质课评选总结活动成功召开

来源:东方网    2020-11-05 14:42
来源: 东方网
2020-11-05 14: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研讨如何基于学生的真问题展开课堂教学,11月4日,蚌埠市基于“真问题”的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暨优质课评选总结活动在蚌埠第一实验学校中山校区召开,活动同步线上展开直播,蚌埠市蚌山区电教馆副馆长吴术兆、蚌埠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赵劲松及各县区教研员、学校教师约2600名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中,四位优秀一线教师分别以课堂教学、说课展示两种方式,带来精彩纷呈的小学数学及科学课。蚌埠第一实验学校的王好颖老师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主题,从搭建三角形小游戏入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平板实物展台功能现场记录,将学生分组展开交流,以随堂练习反馈掌握学情,强化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

蚌埠市第三实验小学的陈晓姣老师以小棒搭建三角形问题导入课程,带领学生自主探究如何用字母表示数字。将老师年龄作为预设问题,陈晓姣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字母代替数字的奥秘,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来自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吴波老师和凤阳路第一小学的许冲老师则以说课形式展示教学构思。吴波老师从教材解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方面展开讲解,从学生课前预习反馈数据入手,预设课堂教学重点;以现实问题引起学生兴趣,通过抢答、分组讨论等环节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透彻了解知识点。

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许冲老师对教材的小电机实验课进行创新,分解实验环节,小轮胎、磁铁的设计让实验更加直观有趣,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学生深入体会科学家发明过程,真正了解科学的魅力。

以如何“说好课”为话题,将两位老师的说课为典型案例,蚌埠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赵劲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形式和内容出发,探讨说课的内涵以及必要性。赵劲松认为,交流是说课的核心所在,怎么把握节奏、凸出课程要点、引发共鸣,让课程更真实、更通透,是教师在说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教师要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问题四个角度入手,突破观念,打造以内容为中心、摆脱模板化的精品说课,形成从常规到突破的精准说课的转变。

蚌埠市高新实验学校校长郑桂元对四位老师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肯定,称其为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提供范式。蚌山区电教馆副馆长吴术兆表示,以问题锤炼学生思维,以智慧促教学优质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的共识。而通过智慧课堂,学情反馈更加及时,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课程节奏、减轻负担,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度,为学习增效,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吴术兆期望,通过优质课堂的展示,让智慧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