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分析

来源:东方网    2020-12-01 10:43
来源: 东方网
2020-12-01 10: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地球生态植被的碳循环的路径

地球生态植被在生长期,以太阳能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在枯死降解期,释放温室气体到大气中,形成了自然形态下地球碳循环的动态平衡。二氧化碳、甲烷等地球温室气体,就是通过生态植被的岁岁枯荣过程,完成了一个基本元素的有机到无机、无机到有机的循环转换,勾勒出了地球生态植被的碳循环路径。

碳元素从无机转有机,是通过地球生态植被的光合作用实现的。而碳元素从有机转为无机,有两种路径:通过微生物降解方式释放甲烷,这是一个生物转换路径;通过氧化反应释放二氧化碳。这是一个化学转换路径。燃烧作为一种强氧化反应,也是属于化学转换路径。这两种路径相对于形成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而言,效果是这样的:

斯坦福大学森林环境研究所、全球碳项目(GCP)组织、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等的组织机构的相关研究结果均表明,在用“全球变暖潜值(GWP)表示其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多少倍方式”比较,以20年比较时甲烷的全球变暖潜值(GWP-20)分别为84倍、90倍、100倍。1吨生物质燃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约1.33吨。以全球碳项目(GCP)中甲烷的全球变暖潜值(GWP-20)约为84倍为基础测算,1吨生物质自然降解产生的甲烷排放相当于22.344吨二氧化碳当量①。生物质自然降解方式温室气体排放值,是生物质直燃方式的16.8倍!

依据这个碳循环规律,相对于温室气体贡献而言,地球生态植被的燃烧替代降解是负排放:生物质燃烧相对于自然降解的温室气体排放,每吨可以减少20.344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再减去生物质燃烧过程本身的二氧化碳排放1.33吨,则每吨生物质燃烧可以实现温室气体负排放21.014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

2、生物质的能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更经济有效的技术路径。

通过人为干预,将原本自然降解的生物质作为能源燃料使用,以燃烧替代自然降解,不但替代了化石能源使用,减少了其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减少了等量的生物质自然降解的甲烷排放。以现有碳循环的基本规律测算,每吨生物质燃烧替代自然降解,可以实现减少21.014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碳中和”目标。因此,减少植物直接降解是事半功倍的应对气候变暖技术路径。

3、实现的产业技术路径和模式

生物质是由70%的挥发份和30%的固定碳组成的。依据生物质组分特征,通过新型燃烧技术,可以将挥发份充分燃烧作为能源输出使用,将固定碳燃烧后作为生物质木炭和炭基肥产品。碳化后的生物质木炭,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吸附剂,用于污水及空气净化处理;炭基肥产品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品质。碳化后形成生物质木炭和炭基肥的回田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二氧化碳捕捉、碳汇的过程。以新型燃烧技术为核心,就可以建立一个“能源生态环保一体化”的生态城市模式。

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环保形势下,生物质能源化大规模应用,能大规模消纳生物质,高效、快速实现阶段性“碳中和”目标。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国家主席提出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碳排放最大的国家,目前中国的年碳排放量约为160亿吨,简言之,就是要在40年间使中国的净排放从100亿吨变为0亿吨。若采取生物质能大规模能源化利用方式,每年2亿吨生物质的能源化即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2.02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②,为中国的100亿吨二氧化碳净排放目标,做出42%的贡献。这对于中国实现节能减排、对于全球完成《巴黎协定》规定的全球气候协议的目标,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①计算方法:

1吨生物质燃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约1.33吨;一吨生物质自然降解的甲烷排放300---400立方;相当于0.17---0.23吨。取平均值0.2吨;以(GWP-20)为84倍为基础测算,即:1.33*0.2*84=22.344吨。

②计算方法:

1吨生物质燃烧替代自然降解,可减少21.014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2亿吨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亿吨*21.014吨=42.028亿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