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奢商城谈轻奢:品质,不是“优越感”

来源:东方网    2021-04-07 09:49
来源: 东方网
2021-04-07 09: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态度是我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对于近年来,风靡全球的“轻奢”一词,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轻奢”最早出现在服装、配饰、化妆品、设计等行业。随着时代的进步,潮流的发展与信息化的传播,它不仅是各大时尚杂志、微博、电视节目里的话题宠儿,更是收音、广播的“热度嘉宾”。如今的生活,目力所及之处,都不乏它的身影。

“轻奢”是一个比较感性的词语,在每个人心理对它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它,是一种价值观。与金钱无关,重在自己喜欢;

是一种感觉,用更少的钱,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是一种爱,从细节出发,善待自己,品味不凡生活;

是以人为本,在自我承受范围内购买高品质的产品;

是一种状态,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忙碌里的闲适享受。

轻奢是对待精致生活的一种态度,低调、舒适而无伤高贵与雅致。它没有艳俗的装饰,奢华的堆砌,更多的是对细节、品质、创意和个性化的小情调追求。

然而,无论怎么从个人的视角出发,轻奢的定义离不开的核心就是对“品质”的追求和对“优越感”的抛弃。

那些曾经充斥着巨大优越感的硕大的logo,正逐渐从人们视野中黯然退去。随着社会新一代消费者的活跃,消费者自信心不再需要张扬的标签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更愿意用保守含蓄的信号将自己与普通人区别开来,如此一来,只有具备这种知识的人才能区分这类信号,低调又明确地表现着自身对品质的标准。

这就是目前全球高端消费群体出现的一个全新的课题——非炫耀性消费。这个在全球范围内新出现的课题,有个极为显著的消费模式,就是通过“低调标识”将自己与炫耀性消费者区分开来。

近年的大数据研究显示,这部分人群整体年龄偏年轻化,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具有一定的知识、审美以及社会资源沉淀,自信,不屑于公开彰显他们的地位和财富。这类人群的特质,完全颠覆了近百年的奢侈品消费人群的标签特质。

也正是这种格局的改变,让国内中高端消费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先机。基于这种背景,轻奢商城认为如今都市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应该只停留在村落与山水之间,在当下的时代,中国美一定是没有缺席的,不然这里也不可能成为全球最具市场价值的消费品市场。

如今,大量的国外学者在研究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年轻一代却在迷恋外面的东西,这很不正常,也很不自信。

因此,轻奢商城发起的5000万民族品牌孵化基金项目,要做的不只是寻找和我们共频的设计师,更是在寻找和激励这份不应该被我们遗忘的自信心。

因为轻奢商城相信,这个时代,最不缺的是好作品,而是将好作品推向时代舞台的魄力和自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