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央企力量:中国二十冶打造央企精准扶贫路径

来源:东方网    2021-08-12 10:04
来源: 东方网
2021-08-12 10: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二十冶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以党建为引领构建起干部扶贫、产业扶贫、工程扶贫、捐赠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冶特色的精准扶贫道路。

精准扶贫 · 选派扶贫干部扎根攻坚

贵州省沿河县是一个拥有68万人口的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铜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中国二十冶认真落实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要求,自觉扛起历史重任,将沿河县列为定点帮扶县,拨付300万元的扶贫资金,用于支持3个产业类项目、3个“两不愁三保障”民生类项目和驻村工作经费等。

中国二十冶选派冷绪中同志做为五矿集团扶贫干部,到沿河县挂职任副县长。为有效解决当地群众稳定增收问题,他采取“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精选扶贫产业,组织援建了花椒加工厂房、从帮扶资金中安排30万元在花椒基地套种香瓜80亩、在新景柑橘园改良品种1300亩、新建柑橘园1000亩,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他还多次带队赴外地、走进直播间宣传推介沿河农特产品,积极助力“沿”货出山。他本人也获贵州省委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1年3月,冷绪中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记个人三等功。

消费扶贫 ·让农产品走上职工餐桌

2019年以来,中国二十冶工会利用春节、中秋、劳动节为会员发放慰问品和夏季为员工发放防暑降温茶的机会,先后在沿河开展农特产品消费扶贫累计1389.4万元,帮助销售沿河农特产品386万元。

用“以买代帮”“以购代捐”的方式带动沿河5家茶叶合作社、7家养鸡合作社、1家养猪合作社、3家黄花菜合作社、2家食用菌合作社、1家金丝皇菊合作社、1家珍珠花生合作社发展,带动1500余户贫困户4000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中国二十冶工会组织30家基层工会利用逢年过节给7600多名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的机会,从贵州沿河采购农特产品,把大山里的野味和绿色食品送到上海职工的餐桌。会员对沿河的产品很满意:腊肉香味浓郁、油而不腻;微黄香脆的竹荪,老少皆宜;大朵的金丝皇菊,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周周红茶,汤色红亮、味醇回甘……

现在沿河的农特产品已经打响原生态绿色品牌,已经有职工个人在线商城购买商品,职工说沿河的产品吃着放心。

爱心捐赠 ·让帮扶成效落地生根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中国二十冶工会累计向贵州省沿河县捐款捐物21.98万元。

2019年,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为贵州省沿河县石界完小学176名师生和长依村教学点41名师生捐赠了868套校服,总价值4.4万元。让学生们穿上新校服,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积极参加中国五矿和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的爱心包裹助学活动,2709名职工捐款4.18万元,在新景镇中心完小举行了“爱心包裹”捐赠仪式。

2020年99公益日,中国二十冶积极参与爱心防疫公益项目,同心共筑防护网,组织3142名职工自愿参加爱心扶贫活动,共募集捐款10.39万余元。

中国二十冶与贵州沿河思渠镇斯毛村党支部开展了“疫情阻不断、千里同心愿”党建帮扶活动,捐赠办公电脑2台、口罩、手套、额温枪等防疫物资;

中国二十冶对沿河县十二盘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24人进行了扶贫慰问,并为其扶贫工作组捐赠电脑、打印机等物资。

巩固脱贫成果 ·接续乡村振兴

沿河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县之一,在中国二十冶的帮助下,相继实现了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取得贵州省整体脱贫摘帽的最后胜利。

作为央企,中国二十冶厚植为民情怀,继续跟踪和推进援建项目建设,巩固脱贫成果,同时持续把深入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放在最贫困地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努力造福贫困群众。

2016年以来,中国二十冶先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投入49.8 亿元实施巴马六能和巴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巴马棚户区改造、巴马国际旅游区第一初级中学、巴马国际旅游区集散中心等系列重大民生项目,极大改善和提升巴马城市基础设施,为巴马人民带来了巨大实惠,有力地推动了巴马重大项目建设和巴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6—2019年巴马县先后实现61969个贫困人口、5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5.5%降至2019年底的1.24%,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2019年,投资16亿的崔家村片区,因为旧房拆迁已拖延多年,迟迟不能开工,每年仅过渡安置费就1000多万元,本就财政吃紧的县政府更是雪上加霜。中国二十冶帮助项目引资9950万元,有效解决了疫情复工复产后最大的民生建设项目资金瓶颈问题。

中国二十冶成功中标崔家村和枕头堡两个棚户区项目,中国二十冶经过技术论证,决心把崔家村和枕头堡两个棚户区打造成为城市建设的标杆,充分利用沿河地势的自然弯度,让片区户户朝南,既能看到美丽的江景,又能保证一年四季的通风和采光,实现住宅与自然山水的最大融合。

扶贫无小事,是重大政治任务、是第一民生工程。中国二十冶将继续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原则,坚决保证援建工程质量,建设质量更好、设计更优的品牌项目,巩固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把央企责任继续担当下去。

( 董文文 整理报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