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结模式基金渐入佳境 总规模突破3800亿元

2021年,券结基金整体规模扩张,越来越多的公募管理人开始试水券结模式。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适应券商客户需求、规模较小但绩优的老基金,通过调整交易结算模式,可以进一步拓展券商渠道。

券结模式基金渐入佳境 总规模突破3800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1-12-28 07:3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1-12-28 07: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券结基金整体规模扩张,越来越多的公募管理人开始试水券结模式。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来共计125只新基金采用券商结算模式进行证券交易。相比2020年的62只、2019年的46只、2018年的16只,券结模式基金在2021年迎来爆发,总规模超过3800亿元。

不过,相较于银行结算产品,券结产品仍是“小众”。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适应券商客户需求、规模较小但绩优的老基金,通过调整交易结算模式,可以进一步拓展券商渠道。

200多只基金采用券结模式

据了解,当前公募基金主要存在两种证券交易模式,在券结模式推出之前,公募基金普遍采用的是托管行结算模式。在券结模式下,券商对基金的交易行为实时验资验券,并承担起异常交易行为等的监控职责。

截至12月26日,全市场已经有251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采用券结模式,产品类型包括混合型、股票型、债券型、QDII、FOF等。其中,不乏头部基金公司的身影,中欧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成为年内新发券结产品的主力,甚至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贝莱德旗下新产品也采用券结模式。

获券商热捧

博道基金相关人士表示,近几年来,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持续加速,通过销售基金,券商可以拓展和夯实自身的客户基础、满足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

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券商结算模式普遍在新公司、新发基金中采用。最近出现的新变化是,部分存量基金也开始启动证券交易模式的转换工作。仅12月,华泰保兴价值成长、万家经济新动能、富荣中证500指数增强等多只基金由托管行结算模式改为券商结算模式。

博道基金相关人士解释说,存量老基金调整交易结算模式,一方面是政策鼓励,有助于防范交易风险;另一方面有利于基金公司与券商的深度合作。“在券商财富转型的大背景下,基金公司和券商的深度合作可以满足各方的诉求,提升基金销量并持续做大保有规模。随着成功案例的增加,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新趋势,尤其是一些适应券商客户需求、规模较小但绩优的老基金,通过调整交易结算模式可以拓展券商渠道支持。”

(李岚君)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