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专精特新”要有新思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近期,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先后推出“专精特新”专属融资产品,表示将科创产业、制造业作为重点支持方向。

服务“专精特新”要有新思路

来源: 经济日报
2022-01-06 08: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近期,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先后推出“专精特新”专属融资产品,表示将科创产业、制造业作为重点支持方向。

所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那些“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其中的佼佼者又被称为“小巨人”企业,它们有一个突出特点——超五成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平均研发强度超7%,平均拥有有效专利超50项。

研发的背后,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与许多高科技企业类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存在“前期亏损、后续高成长”“轻资产、高技术”特征,抵押物、质押物不足,往往难以达到传统信贷服务的要求,间接融资可能受阻。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日益壮大,其融资需求也发生新变化,如融资体量增加、更加渴求中长期资金、股权融资需求加大等。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由于“专精特新”企业个性化特征突出,其融资需求近年来也悄然生变,因此,与其配套的金融服务不能走老路,要有新思维。首先,间接融资服务要有新思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是要主动转变思路,在授信审批的过程中,从“看过去、看资产、看股东”旧思路,转变为“看未来、看技术、看团队”新理念;二是加大与创投机构、私募机构合作,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并举,进一步探索“投贷联动”综合金融服务。

其次,直接融资要有新探索。目前,经过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等诸多实践,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全链条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可以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接下来,应按照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部署,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探索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开辟绿色通道。

最后,综合金融服务要有新尝试。各类金融机构要有“全周期”思维,商业银行可联合北交所、创投机构、私募机构,打通企业从天使轮融资、A轮融资、B轮融资、Pre-IPO(准上市公司)直至上市的全资本运作流程,促进科技和创新资本融合。

除了金融服务创新,企业也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这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要知道,“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接下来,企业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把企业打造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与此同时,部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要及早开始规范,解决内部制度不完善、治理不健全、财务会计基础薄弱等问题,逐步增强公司治理意识、公众公司意识、敬畏投资者意识,与资本市场服务形成双向良性互动。

(郭子源)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