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雷神号”卫星成功发射,华为云分布式云原生“天地一体”首次组网成功

来源: 东方网
2022-03-03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2月27日,我国在文昌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以“1箭22星”方式,成功将“创新雷神号”卫星等共22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信息、海洋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减灾等服务。其中“创新雷神号” 作为“天算星座”计划的第二颗先导试验星,主要基于由北京邮电大学、华为云、北京大学联合研制的星地融合分布式网络验证平台开展试验验证。

“天算星座”计划,由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与天仪研究院共同发起,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探索为目标,通过对卫星智能化、服务化、开放化设计,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空天计算在轨试验开放开源平台,为推动我国6G网络、卫星互联网等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雷神号”通过部署基于KubeEdge的边缘计算智能基座,将与去年12月发射的第一颗先导星“宝酝号”实现星地分布式组网,用于构建天地一体化分布式计算平台,以应对未来空间互联网爆炸式的数据增长和卫星业务的多样性需求。

据“天算星座”首席科学家、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广教授介绍,此次试验部署使用KubeEdge为卫星应用提供网络、通信、计算等云原生基础算力,以及云边、边边协同能力,完成星地感知计算、遥感推理、服务计算等应用场景的部署、管控与协同。同时,针对卫星光学图像的云层遮挡问题,“天算星座”使用KubeEdge子项目Sedna提供的分布式AI技术提升在轨图像推理能力,提高图像的识别准确率。

“天算星座”一期共6颗卫星,包括2颗主星、2颗辅星及2颗边缘星,其中,主星“北邮一号”将于今年7月发射升空,计划2023年完成星座一期组网建设。华为云作为“天算星座”首批合作共建单位,将与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将“分布式云原生”解决方案运用在“天算星座”一期的6颗卫星中,在太空中形成协同计算网络,未来有望更好地服务于应急通讯、生态监测、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

华为云始终积极投身云原生开源社区建设,支持政企、互联网、金融、科研等多领域的前沿创新。随着云原生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华为云率先提出云原生2.0,鼓励企业云化从“ON CLOUD”走向“IN CLOUD”,从以资源为中心转为以应用为中心,让业务生于云、长于云。

从2019年开始,华为云先后将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云原生批量计算平台Volcano、云原生多云容器编排引擎Karmada捐献给CNCF基金会,与全球开发者及合作伙伴共同助力各行业走向快速智能发展之路。

本着深耕数字化,一切皆服务的理念,华为云将各行业高质量高效率的云原生实践经验归纳为云原生2.0十大新范式,希望为政企数字化转型提供最优解。在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