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食品:布局奶牛育种技术,夯实奶源基地“大后方”

来源:东方网    2022-05-09 11:35
来源: 东方网
2022-05-09 11: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2日晚间,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一鸣食品”)披露了2021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长18.96%。主营业务方面,一鸣食品乳品业务营收约11.25亿元,同比增长8.83%;烘焙业务营收约8.72亿元,同比增长23.41%;其他食品业务营收约1.19亿元,同比增长67.62%。

2021年,一鸣食品继续加大力度深耕华东市场,推进线下门店持续扩张。截至2021年12月31日,门店总数2139家,年度新开门店569家,已签约待开业店106家。尽管面临新冠疫情反复及行业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但2021年一鸣食品多管齐下,持续深耕奶吧模式,加快市场销售网络建设,坚持埠外拓展,推进门店扩张,确保业绩稳健增长,成功实现逆势上扬。

布局奶牛育种技术,“种养结合”降本增效

值得关注的是,与2021年业绩报告同时发布的,还有一份一鸣食品《关于全资子公司浙江中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牧场的公告》(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为加快奶牛育种进程,提升育种技术,改善泌乳牛单产产量和质量,同时扩大自有奶源规模,加强公司获得奶源供应的稳定性,从源头更好的保证公司产品品质,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中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拟出资9000万元在泰顺设立1800头规模牧场。这意味着一鸣食品在奶源方面再度加码,意通过提升育种技术,提高单产效益,加强奶源质量,助力降本增效。

作为奶业生产的根基,奶牛良种是奶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奶业发展策略中,抓好奶牛品种遗传改良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是首要工作。事实上,作为华东区较为知名的乳企,一鸣食品深谙此道,早在2011年便在奶牛养殖方面抢滩布局。彼时子公司泰顺一鸣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质良种奶牛,采用先进技术进行饲养,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公司高端产品“澳瑞”子品牌低温鲜牛奶。截至2021年12 月末,公司自有牧场于 2011 年所引进的澳大利亚良种高产奶牛已繁育超过 2854 头,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中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 2022 年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名单。

一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都存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有机统一的问题。专业人士指出,种养结合是奶牛养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科学规律,走种养结合的发展道路更能充分发挥我国奶业优势。因此,除了从奶牛种质孕育上进行提质增产,围绕奶牛饲养创建奶牛福利制度与精准饲养技术也成为牧场提高软性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一鸣食品通过采取全混合日粮、生物遗传性控冻精等技术,实现了奶牛养殖的科学育种和高标准饲养。

同时,公司还建立了常规饲料营养数据库,拥有日粮配方技术、TMR日粮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价技术、营养健康调控和精准诊断技术,开发利用浙江区域非常规饲料原料,降低公斤奶饲料成本,形成了具有一鸣特色的“种养一体化生态循环型”奶源基地。此外,一鸣食品还通过牛场管理软件、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先进挤奶系统等智能化管理工具,实现对养殖奶牛的精准管理,在降本增效方面大有成效。其中,产奶量每年提高5-16%(平均8%),将每头牛单产量每年平均提高500公斤,每头牛每年增加产值2000元以上。

持续推进牧场扩容,“力争上游”管控奶源

美国营销管理学家阿尔·里斯(Al Ries)提出,企业经营的首要任务,在于找出未来方向,凝聚经营焦点。面临新冠疫情反复、消费升级趋势及逆全球化发展等诸多因素带来的经营困局,一鸣食品聚焦上游奶源切入口进行饱和投入,持续推进牧场建设,提升奶源品质,助力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华东区重要的乳企,一鸣食品是中国较早一批自建牧场的企业,2005年就于远离城市的温州泰顺县兴建自有生态牧场,正式开启在中国乳牛养殖业相对欠发达的南方高热、高湿地区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探索。同时,一鸣食品根据南方牧业发展情况,兼顾中国奶牛养殖“小、散”的特点,大力推进“规模化牧场+牧场园区+现代化挤奶”的奶牛饲养模式,实现了奶牛饲养业向科学化、标准化经营模式的转变,开创了温州乳业奶牛养殖、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的全新模式,加快了当地的乳业发展进程。

2021年8月,一鸣食品全产业链项目之一常州鸣源牧业生态农场项目竣工交付。该项目采用智能信息化技术,建设集饲料加工、奶牛养殖、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奶牛养殖基地,实现了养殖水平国内领先,保障高品质奶源供应。其中,奶牛养殖基地占地面积200亩,奶牛存栏量可达3000头,年产生鲜乳1.8万吨。周边配套4000亩牧草种植基地,形成绿色有机生态循环产业链,协同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一鸣食品的牧场建设规模。

如今,一鸣食品持续推进牧场扩容,拟出资9000万元在泰顺设立1800头规模牧场。或如公告所提,此项举措将促使公司的原料奶安全、成本优化、育种技术提升和效益增加更上一层楼,同时为其管控上游奶源、稳占市场份额再添砝码。

自建牧场在为一鸣食品提供高品质奶源的同时,也促使其不断掌握先进的畜养防疫技术,为公司与合作牧场的深入协作、输出先进饲养技术和管理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另外,除了通过自建牧场把控奶源质量之外,一鸣食品还多措并举,极力保障外部奶源的稳定品质,深度践行从源头守护消费者的“奶罐子”。其与分布在浙江温州、台州、金华、宁海等地以及安徽蚌埠、山东菏泽等地的众多奶源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向他们提供管理服务、疫病防治等多方面的技术指导,从源头上有效提升了合作牧场的疫病防控能力,确保采购奶源的质量安全与优良品质。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奶类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达到14.4千克,同比增长10.6%。国内乳制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而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的觉醒,将为我国乳制品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一鸣食品从上游布局把控奶源质量,以先进技术持续助力我国奶业向高端化、健康化、功能化迈进,结合其三产接二连一的全产业链核心战略和不断深根厚植的“乳品+烘焙”双业务经营策略来看,未来盈利或将持续改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