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六中学始建于1952年,又名长春市田家炳中学,是有着七十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校,是吉林省首批一类重点中学,吉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吉林省文明校园,吉林省多样化办学试点校,吉林省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吉林省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学习媒介、路径和方式也更加多元。2019年,长春市第六中学引入科大讯飞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和个性化学习手册,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成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辅助保障。在“三新”背景下,为“双减”政策找到了最佳落脚点。
智慧之光,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今年春天,受疫情影响,线上授课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提高线上授课课堂效率、增强线上作业的有效性、及时检验线上的学习效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内容,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增强线上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长春市第六中学高二年级教务主任邹立峰要求全体教师有效利用智学网“练习中心”平台进行作业检测。“练习中心”选取课堂所讲的对应知识点,几分钟就生成一套针对性的练习题发给学生,学生提交答案后,教师可以在手机或者电脑上进行批改。之后,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完成情况,并且依照此数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教学。
“我们年级英语学科的教师们使用智学网的频率非常高。”邹立峰讲到。众所周知,英语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对此,六中的教师们利用练习中心精准地对学生的每一项技能进行测评、训练,通过“英语听说专练”提供的与教材版本同步的口语训练资源,可以智能评测学生发音水平,解决无法面对面检验学生口语的难题,让线上课堂教学保质保量,形成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
此外,为检测阶段性的在线教学质量,六中还按照年级开展线上测验、阅卷及讲评工作。在班主任全程视频监督和家长的通力协助,以及智学网的技术支持下,同学们在线作答客观题,拍照提交主观题,顺利地完成了每一次考试,从而使测验的检测性、时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阅卷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考试报告,并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梳理记录,精准分析校级、班级与个人学情,为接下来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提供参考和指导。
科技助力,实现教学提质增效
有着多年教学及管理经验的邹立峰主任强调,使用大数据辅助教育教学,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在每次大型考试后,邹立峰主任都会通过智学网提供的数据报告进行质量分析,在便捷化设置每科贡献率、命中率后,可以快速地了解年级当前教与学的整体水平,并且通过各班级、各科平均分的对比,精准识别班级的薄弱学科,定位优劣势学科。“一科独大和偏科都不是最好的教学效果,大数据使得教育评价不再依赖于教师的个人主观经验,转而基于客观数据进行科学理性地决策,让随后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邹立峰谈到。
讲而不评则浅,评而不教则空,试卷讲评课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邹立峰主任表示,通过智学网的试卷讲评功能,可以跳出从头至尾逐题讲解的模式,让得分率的高低决定讲评顺序,得分率低的题目首先讲、重点讲,并结合高频考点,进行典例精讲。还可以一键导出试卷讲评的PPT,大大地节约了教师们的精力。”
在讲评过后,通过个性化学习手册的分层数据与推题,教师们可以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真正实现了“精准教”与“个性学”的良性循环。学生可以依据个性化学习手册,定位自己的薄弱知识点,进行错题自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毕竟自我诊断是盲目的,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地诊断和教学双向结合,才能让学习目标比较明确的学生更加自主。”邹立峰说到,“只有方向对了,努力才更有效果。”
2021年7月,长春市第六中学作为试点校之一,率先启动高考改革智慧教育试点项目,探索基于大数据精准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助力师生减负增效。在启动会上,邹立峰主任做了《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教学质量监测与纠错跟进措施》的主题报告,就学校在数据驱动精准教学方面进行不断探索而累积的典型应用经验、沉淀数据以及使用效果进行了分享,并对大数据精准教学及个性化学习手册为科任教师减负增效、学校管理者高效管理方面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认可。
长春市第六中学通过不断深入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教学精细管理,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初步实现了教、评一体化的教育改革进程。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长春市第六中学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从不畏惧浪遏飞舟,坚持勇往直前的信念,打造有温度、有智慧、有内涵的高质量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