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翰:聚焦丽江文旅,以特色民宿带动纳西东巴文化发展

来源:东方网    2022-05-30 15:07
来源: 东方网
2022-05-30 15: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里有着峰顶积雪四时不消的玉龙雪山,有中国最深峡谷之一的虎跳峡,还有太上老君的炼丹地老君山,这里就是人间仙境丽江。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丽江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纳西族便是其中之一。十多年来,李东翰始终扎根于丽江,注重传承和创新,深度融合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前景广阔的商业旅游。李东翰内心怀有一个远大的梦想,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以特色民宿带动纳西东巴文化发展,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云南通志》有云,“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透过丽江的名字,仿佛就能感受到其诗意般的美好。初到此处,李东翰只是为了散心,但这里的美景和文化让他沉醉其中,此后便定居于此。纳西族是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民族,经过千年智慧传承,创造了瑰丽的东巴文化。对纳西文化深深着迷的李东翰,决心弘扬纳西文化,助力丽江文旅事业发展。

在丽江的十多年时间里,李东翰足迹遍布每个角落,对纳西东巴文化有了更为深厚的了解,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友人。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沉的爱意,希望为当地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李东翰从商业与文化的角度考量,通过打造特色东巴文化民宿,在喧嚣旅游潮中还原更为淳朴本真的丽江古城。

现如今,李东翰在云南丽江自主创立了多家规模庞大的酒店管理公司,尤其是纳西民居十和院更是备受推崇与喜爱,很多外地游客来到丽江,还会慕名前来入住。十和院民宿立足当地人文特色,结合魅力东巴文化,踏入大堂,无论是墙壁上的东巴字画,还是随处可见的东巴木雕,又或是东巴纸、毛 笔、墨汁等书写工具,都淋漓尽致地彰显了纳西古韵,展现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根基。

十和院这三个字也大有来头,是由书法大家尹连城先生题写,并专门为其释义,“十和之称,见于徐霞客。然东翰以十和命之,别有寓 意,一曰天和、二曰地和、 三曰时和、四曰序和、五曰人和、六曰意和、七曰道和、八曰气和、九曰情和、十曰趣和,总此十和…”

十多年风风雨雨,从最初对丽江和纳西东巴文化的热爱,到现如今接连开创多家民宿酒店,李东翰一路走来,收获颇多,感慨也有很多,虽经历了很多波折,但他始终初心未改。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创新打造全新的商业旅游新模式,无论是对于文化传承而言,还是对于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而言,李东翰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商业化领域具备杰出能力的人才,李东翰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付出和骄人成果,斩获了无数的鲜花、荣誉与掌声,也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与认可。现如今李东翰兼任丽江市客栈协会理事、大理市客栈协会理事,以及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员等社会职务,他还曾参加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以及新《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草案)》听证会,积极为古城发展献言献策。

经营民宿和研究纳西文化的人有很多,但李东翰是第一个将二者深度融合之人,在积极推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他成功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商业化实践中,从建筑设计、环境铺垫,到饮食、文化培训交流,再到旅客学习等,每一个小细节李东翰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最终打造出一种独特的范式标杆,对其它行业领域发展商业模式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和思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