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勐堆:“红色1+1”点燃现代化小康村建设新引擎

来源: 东方网
2022-06-21 11: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抓住中国农业大学帮扶契机,探索建立“红色1+1”党支部结对共建模式,以组织帮扶、智力帮扶、建设帮扶等为重点,开启现代化边防小康村建设新篇章。

组织帮扶,建强边疆红色“主阵地”

强化思想引领。帮东村党总支牢牢抓住中国农业大学结对帮扶机遇,通过“支部+支部”的共建模式,促使帮东村群众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转变。同时,把支部建在项目建设第一线,党员冲在项目建设第一线,激发党建引擎,凝聚“红色动力”。开展活动联过。为加强党支部建设,双方采取“政治理论互学、组织建设互促、业务工作互帮、困难问题互商”的“四互联建”机制,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党建资源、交流党建经验,开创了发展共谋、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良好局。建立帮扶机制。双方签定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书,通过结对帮扶,进一步增强了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村干部执行政策的定力、服务群众的能力、落实工作的效率提档升级。

智力帮扶,打好改革发展“人才牌”

人才支持。中国农业大学采取“第一书记+研究生团队”模式,协商建立人才帮扶机制,先后派出三名干部担任帮东村驻村第一书记,同时,派出中国农大工学院车辆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研究生团队10余人,每年派遣硕士研究生到帮东村进行支教,提高帮东村的教育水平。人才培养。精心选派2名村组干部到深圳参加“中国农大-腾讯乡村CEO培养计划”,围绕“合作社运行与管理、数字化营销与品牌打造、乡村治理、资源与产业特色挖掘”等进行培训,让“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成为提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举办“线上+线下”的“农工小课堂科技”培训3期,培训党员及技术骨干260余人,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科技培训。农博士深入产业发展一线,对甘蔗品种、病虫害防治、化肥使用、栽培技术、收割机维护保养与故障诊断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集中培训+短期培训”等方式,推动蔗糖种植提质增收。

建设帮扶,谱写小康生活“新篇章”

开展规划设计。借鉴北京“五道口”的经验,以“中国农大的专业人才+帮东村的本土人才”模式,并以“五道口”乡村市集产品线下交易区为集散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村寨经济发展,通过小微经济促动帮东村支柱产业实现升级调整,增加群众收入。同时,组建李小云教授团队+县+乡+村四级工作专班,完善现代化边防小康示范村的机制建设。推动项目建设。采取“中国农大研究生+村党总支委员+自然村”的模式,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项目建设的最前沿,启动村级幼儿园建设工程,扎实推进青贮饲料厂、农特产品加工厂等项目;以“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联动发展,推出“帮东农米、农菊、农糖、农瓜”等帮东特色农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形成“家庭作坊+合作社+平台+乡村CEO”的运营模式,实现帮东特色农品“线上、线下”交易。探索“穿傣衣+游傣园+听傣歌+跳傣舞+过傣节+吃傣饭”机制,以傣族文化美食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傣族风情旅游产业。提高建设成效。以“建设新兴帮东、建设富裕帮东、建设美丽帮东、建设魅力帮东、建设感恩帮东、打造清廉帮东”6个帮东为抓手,把帮东村打造成“稳固安全的边防、幸福感恩的边民、美丽富裕的边疆”,打造“红色1+1”党支部结对共建暨中国农业大学助力边防民族地方发展“帮东模式”。(临沧市镇康县 罗银仓、李顺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