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系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出击寻求合作,持续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合作专业实践技能为主的育人模式,将企业教学方法、企业教师与课程体系、高校师资进行深度融合,培养符合行业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共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校企双元育人格局
通过订单班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联合传授知识技能,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基于项目团队的探究式合作学习,课堂教学采用真实项目,专业实践教师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师傅,学生真正参与到了企业的运营过程,体验到了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异同,让学习更有指向性,为自身技能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校企订单班现代学徒制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可以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此外,校企订单班鼓励学生团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和团队提供技术和场地的支持。
校企共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实践“六阶递进,四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产教融合,共建共享”的发展思路,围绕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共同开展以项目为驱动,按照“项目选取→任务分解→实施引导→项目操作→效果评价→结果反馈”六阶递进,推行学校培养、企业培训“双培育”协同,企业导师、学校教师“双导师”共育,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双能力”并施,毕业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书”并获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深受欢迎,学生获得了较好的职业化锻炼,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订单班真正实现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是校企联合培养出行业需求、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模式。
通过校企协同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职业素质方面均得到很好的提升,顺利完成“初级工—高级工—匠才”的转变。进入合作企业正式就业后,企业为订单班学生打通晋升渠道,实现协议或合同就业、专业对口、有五险一金、薪资水平在行业内居前、职业发展预期较好等良好效果。
二、共同参与学生专业实践,扎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以能实现校企双主体培养人才为出发点,校企签订“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项目校企合作协议书”,多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公司参加培训学习,并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到校兼职实习实训教师,形成了技术技能精湛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创建“校企双主体,专任教师企业师傅,学徒员工双身份”的三段式“BEI”协作人才培养过程,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工学交替、能力进阶分为三个培养阶段,实施“2+0.5+0.5”的教学安排:第一阶段“ Basic Theoretical ”,在校内实训场所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校企联合授课,由校内专任教师主导,历时2年;第二阶段“Enterprise Skills”,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企业技能训练,由企业导师主导,课程成绩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考核,历时半年;第三阶段“ In-depth Practical ”,在企业工作岗位进行深度岗位实习,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主导,历时半年。
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及企业实践,让企业、行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逐步实现校企制定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把控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实习实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前提下,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宽广和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生产任务和项目中去,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互补递进、相得益彰。岗位安排层层递进,学生实践能力递进式培养,使学生完成“初级工—高级工—匠才”的转变。坚持轮岗,让学生熟悉了解整个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全过程,学生每个实习阶段到企业的不同事业部、不同岗位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多岗位职业能力。
三、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精准对接就业岗位需求
为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校企合作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总结课程研发经验,形成了标准化的课程研发方法。企业提供典型产品以职业岗位对实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为出发点,通过岗位调研、企业调研、从业者调研、毕业生反馈和专业调研等途径,全面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各相关就业岗位对人才在知识、技能、能力及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然后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反复论证、构造和完善,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高校教学规律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四、倾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落实职教改革方案,通过“赛教融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提能的目的,公司积极支持我系开展技能大赛相关工作,一是提供技术支撑和设备;二是组织企业技术专家与学院骨干教师联合指导团队;三是校企合作通过承办各级技能大赛,搭建起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交流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极大地提升了机电专业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实训项目、企业能工巧匠讲实践等举措,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岗位需要,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更加紧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学校师资水平和企业的研发能力,切实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