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时效性精准性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6月26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通过连续20多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央部门本级预算执行总体相对规范,但所属单位仍问题多发,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

审计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时效性精准性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3-06-27 08: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6月26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兼顾,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

报告显示,通过连续20多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央部门本级预算执行总体相对规范,但所属单位仍问题多发,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

报告肯定了一年来宏观调控、民生保障、统筹发展安全以及审计整改的成效和经验,揭示了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和弊端,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具体来看,中央财政管理审计结果显示,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约10.76万亿元、支出总量约13.41万亿元,赤字2.65万亿元,与预算持平。

尽管预算收入、分配和投资计划执行情况与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匹配、总体较好,但审计仍然发现存在一般公共预算与其他预算边界不够清晰、政府投资基金未按要求聚焦解决融资瓶颈、违规新增隐性债务、人为调节收入规模等问题。

对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审计后发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存在入库环节审核不严、履约环节不尽诚信等问题,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项目存在相关任务部署和要求偏离预定目标等不符合政策初衷的问题。

就业、住房、教育、乡村振兴等民生项目审计发现,部分地方存在失业补助被蚕食、政府持有的公租房被违规融资抵押和担保、学校违规收费和处置资产、拖欠截留农户分红和务工工资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在企业、金融、行政事业和自然资源资产等4类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方面,报告逐项揭示了企业资产管理混乱、金融风险资产底数不实、行政事业资产配置使用不够集约高效、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仍未消除等影响国有资产安全的问题。

此外,报告显示,我国已建立起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更加权威高效。截至2023年4月,对2021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已整改问题金额8501.11亿元,完善制度2900多项,追责问责1.4万多人。

侯凯表示,对于问题,审计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对于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已依纪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审计署将跟踪督促,年底前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在审计建议方面,报告提出,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兼顾,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一是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合理安排财政赤字率和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支持地方正常融资需求。继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更多向困难地区倾斜。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分类设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技攻关、区域重大战略、基本民生等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

二是推动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督促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三是做好各项政策之间的衔接协同。强化年度间政策衔接,分类采取延续、优化、调整、加强等举措,防止出现政策断档或急转弯。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促进各项宏观政策形成系统集成效应,汇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合力。

(欧阳剑环)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