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基建“做加法” 打造投资增长新引擎

近年来,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的子企业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计划总投资超10万亿元。

围绕新基建“做加法” 打造投资增长新引擎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3-09-07 07: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中建五局三公司中南公司承建的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一期)迎来竣工验收。作为“国家云”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是湖南省内投资规模最大的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总投资120亿元。

从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再到多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启动建设……我国新基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受访人士认为,在系列积极政策举措支持下,新基建资金来源有保障、项目储备充足,预计年内新基建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央企积极部署新基建

杭州第19届亚运会进入倒计时,在亚运会场馆地——绍兴轻纺城体育中心竖立着一座5G数字塔。“这座22米高的三角柱造型的5G数字塔共四层,顶层为5G天线,中间为LED旋转显示屏,是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绍兴市经信局数字信息处处长连庆炎说。

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和5G新基建主力军,中国铁塔致力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塔类业务方面,中国铁塔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完成5G建设需求约32.5万个。

三大运营商也正持续发力新基建。中国电信在内蒙古、贵州、宁夏等地建设公共智算中心,满足各类AI应用需求,上半年新增智算规模1.8EFLOPS,增幅62%;中国移动数据中心能力覆盖国家“东数西算”全部枢纽节点,对外可用IDC机架47.8万架,算力规模9.4EFLOPS,实现400G全光网从浙江到贵州5616公里世界最长距离传输;中国联通IDC机架规模超38万架,推动联通云池覆盖200多个城市。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近年来,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的子企业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计划总投资超10万亿元。

“国有企业要做好新基建产业链的投资者、研发者和建设者。”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其他所有制企业的优势,注重创新协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深化合作,尤其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技术、资金合力。

地方新基建展现新图景

新基建已成为各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近期,河南、福建、贵州等地就推进新基建作出新部署,助推新基建投资提速。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河南省近日印发的《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加快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推动10G—PON(万兆无源光网络)规模部署,重点建设省5G无线网、河南广电5G全新光缆综合承载网、郑州城市算力网等项目。

福建省印发的《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成5G基站12万个,5G用户普及率70%;全省在用标准机架数达到15万个,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全省建成300个边缘数据中心;全省算力达到8EFLOPS以上。

在智慧能源领域,贵州近日发布的《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加快推进城市公共区域、居住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提高到3.5千瓦/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100%。河南省发布的《行动方案》提出,力争2023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县域全覆盖,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6000座、智能充电桩25万个以上。

“新基建投资有效性更高,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更多,也是区域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新基建拉动内需,并以新基建拉动新经济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手段。”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说。

资金“活水”涌动

新基建换挡提速,离不开各路资金“活水”的支持。

专项债发行使用加速正支撑基建实物工作量增加。近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德邦证券研报显示,8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较前期明显增加,9月专项债发行量或进一步加大,同时专项债资金要求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随着8-10月基建资金陆续到位,或驱动基建实物工作量增多。

结构性工具有望加码发力。经济学家任泽平预计,新一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适度加量;此外,可能推出新的定向支持工具。

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更多社会资本将参与新基建投资。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数字化共性技术研发,参与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应用创新。业内人士认为,新基建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能够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参与。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